飞奔的”大白” 核酸检测样品转运员
泗洪县面对疫情,连续组织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验点,被群众昵称为“大白”医护人员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核酸检测样品转运员。我有幸成为转运组的驾驶员,细致的观察,记录下转运员的日常。和我同组的是上塘镇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生石小欢,她是一名中共党员,38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务很忙。丈夫是一名警察,在警营里与外界隔离,回不了家。早上,石小欢最迟要4:00起床,因为4:30要赶到单位集中,领取所需物品,采样箱、封箱码、防护服等等。食堂里精心准备了早餐,但她也只能吃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不敢喝水,不敢喝稀饭。从早晨6点到中午12点,她要乘车往返于五个村设立的采样点,六个半小时内要去四趟。到达每个采样点后,立即清点样品,装入试管,逐一扫描条码,然后装入样品箱内,贴上封条。即刻送到镇区。这里有样品外用组,三台车,三个人,他们收取样品后,又送到县城指定的地点。在他们手中那个色彩鲜艳手提箱中,每次要装着一两千人的采集样本,每一个试管更象装了引信的炸弹,对人的威胁特别大。可以说,样品转运员的风险也是最大。途中,石小欢看到路边的人在吃黄瓜,又热又渴的她,嘴里干的想咽口水都没有。中午12点核酸采集的样品全部集中后,在脱下防护服的一瞬间,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额头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迹,里面穿着的衣服早已湿透,拿起水猛灌了起来。食堂开饭了,她说,我只想坐下来喝口水,最想的是休息。她早已累的吃不下去饭了。在疫情防控一线象石小欢同志这样的,还有很多人默默的奉献着,不分年龄,职业,性别,汇入到防疫的大军中,象一条钢铁洪流,横扫疫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