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非洲大蜗牛“入侵“,触摸食用均可能染病
下雨天过后雨后街头常见这种大蜗牛有人说它们很危险,摸一下就会患上脑膜炎;有人却视它们为宠物,想要带一个回家;还有人甚至觉得它们是美味佳肴,琢磨着怎么将它们端上餐桌……这种类似蜗牛但比普通蜗牛大的小动物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在上世纪30年代,被当做食物引进到我国福建、台湾养殖,结果因为繁殖快并在自然界中迅速扩散,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µ非洲大蜗牛的危害有哪些?1、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圆管线虫病的主要中间宿主包括非洲大蜗牛、福寿螺、中国圆田螺等。如经口、经皮肤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膜脑炎,出现头痛、发热、面部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2、危害身体健康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甚至可以传染结核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不慎触摸到非洲大蜗牛的粘液,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儿童。3、破坏农作物非洲大蜗牛个体硕大,最重可达750克,加之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寿命长,因而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严重。主要危害农作物、经济苗木、园林植物等500多种,可取食黄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20多种农作物的叶片,饥饿时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在国际上号称“田园杀手”。温馨提示预防非洲大蜗牛危害健康,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食用生螺肉;2、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3、接触非洲大蜗牛后注意清洁双手;4、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