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知道!
每年盛夏高温酷暑季节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溺水是孩子在夏天最大的安全威胁江海河湖小水塘大水沟游泳池等户外场所
都可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
总之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能发生溺水
2021年8月17日,广东河源市连平县三角镇,5名中小学生结伴到清沟水库玩耍,其中2人不幸溺亡。
据介绍,当天中午居住在附近村庄的5名学生趁水库巡逻人员休息之机偷偷跑到水库下水游泳,因为不会游泳技能,发生溺水事故,造成一名小学生和一名初中生溺水,其余三名学生见情况不妙迅速跑开去寻求大人帮助。 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一个个满是血泪的数字
背后都是生命的代价
很多学生在假期会经受不住玩水的诱惑,会三五成群的到泳池、河边或一些开放水域游泳、玩耍,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若不幸溺水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自救呢?快带孩子上好这节“防溺水”必修课!
溺水的特点:
溺水是一个发生时间短且“静默”的状态
导致溺水事故的行为:
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
不会游泳者,溺水后如何自救
1.不能惊慌不会游泳者,对水有极大的恐惧,拼命挣扎或将手上举会使身体下沉;
溺水后需冷静,首先要把鞋蹬掉,等待救援,不要慌乱;
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求救。
2.放松身体如果周围无人,要尽量放松全身,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使头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 身体放松、抬起下巴后,在水中易浮起来
会游泳者,溺水后如何自救
1.同样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心平气静,及时呼人援救。
2.若是发生抽筋情况导致的溺水,请参考以下方法:
(1)大小腿抽筋时,手握住抽筋的腿的脚趾,用力地向上拉,反复几次直至恢复;
(2)手指抽筋时,迅速握紧拳头,用力伸直,反复几次直至恢复。
3.若是被水草缠住导致的溺水:
(1)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睁眼观察被缠绕之处,同时用双手帮助慢慢解脱被缠绕之处,切勿挣扎;
(2)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若是陷入漩涡导致的溺水:
前方若有旋涡,我们无法躲避时,要将身体伸展到最大,增加在水中的漂浮面积,经过漩涡边缘时爬泳,快速地离开漩涡。
未成年人及缺乏专业知识
的人该如何救援
1、立即拨打119、110,呼叫专业人员救援,同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
2、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
3、将身边的竹竿伸递给溺水者,在保证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础上拉回溺水者,在身边没有竹竿的情况下也可就地取材,伸递衣物、木板等;
4、将救生圈、救生衣、气球、书包、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绕好后从下面向前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5、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救人,将头扎进水中。
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也不可手拉手试图将落水者拉上岸!
有救援能力的人该如何救援:
1、保持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并拨打120。
岸上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在遇他人溺水时,应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不同状态,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若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时应该使其保暖,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或送医院观察;
2、若溺水者呼叫无反应,但仍有呼吸时,应立刻清理其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防止误吸,等待120;
3、若溺水者无反应,无呼吸时,应立刻开始心肺复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
4、要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一些大家熟知的“肩顶法”“顶膝法”“抱腹法”等控水急救法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活着的人都可能因“控水”而误吸、窒息死亡。
错误控水法——肩顶法
错误控水法——顶膝法
错误控水法——抱腹法
特别注意,淹溺导致心搏骤停时,胸外按压和呼吸同样重要,两者都不能忽略。
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 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预防溺水事故
“六不准”要牢记
总之
请记住!
会游泳 ≠ 不会溺水
水性好 ≠ 不会溺水
放下侥幸 提高警惕
溺亡事件,每年都屡屡发生
再次提醒
各位家长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水性好的也不可大意
避免悲剧发生
谨防溺水 警钟长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