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打造“水清岸绿 鱼翔浅底”好景象,宿迁这么做!
日前,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将15个城市确定为2022年支持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其中,宿迁市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入选城市。据悉,作为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节点城市,宿迁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统筹谋划和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在入选国家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后,2020年又制定印发《宿迁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方案》,开展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系统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并明确泗阳县为宿迁农村黑臭水体试点示范地区,现已完成治理农村黑臭水体216条。此次,宿迁纳入国家试点支持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共12条,涉及4个县区、12个建制村。针对存在问题,宿迁本着“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生态为本”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多方比选,计划统筹开展控源截污狠抓岸上治理,开展清淤疏浚严控内源污染,开展生态修复提高自净能力,强化水系连通保障生态基流,切实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象。以开展控源截污狠抓岸上治理为例,此次12条黑臭水体治理模式,将由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优先资源化利用,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系统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就近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或集中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拟进行农田灌溉和回收利用;同时,加强畜禽养殖的污染整治,通过建设生态沟渠提高种植业污染严重区域治理,切实提升治理质效。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宿迁还积极构建陆域河岸缓冲带和生态护坡,河岸缓冲带采用“乔木+灌木+草本”结构,生态护坡采用自然岸线,水域则采用生态浮岛、水生植物、曝气增氧、生态水坝和增殖放流等措施。考虑水体黑臭成因及岸线条件,12条水体拟构建生态护坡约7.2万平方米,建设河岸缓冲带约1.1万平方米,构建生态水坝5个。记者了解到,此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程涉及资金约1.15亿元,其中控源截污和清淤疏浚9156万元,占工程总投资80%。宿迁在积极筹措专项经费的同时,拟争取中央资金补助5000万元,全面落实资金保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工作。据宿迁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宿迁正以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支持城市为契机,力争到2023年底前完成较大面积黑臭水体治理。同时,扎实推动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广大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