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枫 发表于 2022-8-13 09:23:38

这件事,再次提醒!

这个夏季的持续性高温
使大家一直处于“炙烤模式”
哪怕已经立秋
也丝毫没有降温的趋势……
被热浪包围的天气里
宿迁公安接到多起中暑警情
尽管最终都有惊无险
但也给市民敲响了警钟……
沭阳民警急救中暑群众
8月10日下午,沭阳县局南湖派出所民警陆宣洁等人巡逻至学院路与新南路交汇处时,发现一名拾荒女子躺在竹席上,疑似中暑。

陆宣洁立即电话联系120急救中心,并找来扇子和温水,通过不断扇风及用温水浇其面颊、额头等方式,对其进行物理降温。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救助,该女子逐渐恢复了意识,身体情况稳定。家人随后赶到现场,看到女子平安无事时,连声对民警表示感谢。
泗洪民警智救中暑老人
8月3日晚,泗洪县局110接警中心接到一老人报警电话,电话中仅响起一声求救便再无声响。民警迅速凭借接警中心反馈过来的“老人”“龙集镇”这两个模糊信息,分析出报警人可能的住址,成功救出中暑的独居老人。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脱离了危险,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中暑后果不容小觑,极易引发热射病。因此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避暑、预防中暑。
那么该如何预防中暑,中暑的症状又有哪些,中暑后又该怎么办呢?
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一旦中暑这样处理
大热天出现头晕、呕吐等,就要警惕是中暑。通过症状,可以判断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先兆中暑
高温下,如果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
此时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及时到阴凉通风处,并赶紧多喝水,或者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等,通常症状可自行消除。
轻度中暑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38℃以上,可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皮肤湿冷等。
出现这些情况后再休息、喝水,逆转病情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需要去医院。
如果中暑患者出现高热,可在其身上洒上温水,用风扇吹风(避免直吹身体)加强蒸发降温,但不能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降温。
重度中暑
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比如神经系统处在昏迷状态,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必须及早就医,同时快速降温。
降温方法: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电风扇,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洒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
如果中暑者没有昏迷,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做5件事预防中暑
1
少量多次补水
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尤其不能喝冰水)。建议先喝一两杯水(200~300毫升),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
出汗后,除了要适量喝水,还要注意补充电解质,比如喝两三口淡盐水。
2
给身体做物理降温
身体过热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直接躲进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正确做法:扇扇子,或把衣领解开,用温水擦拭腋窝、大腿根、脸、额头等部位。
3
外出不要长时间戴帽子
戴帽子时间长了会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
最好不定时拿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4
家中常备中暑药
夏季家中可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片)等,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片)、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不建议两种药同时服用。
5
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锻炼最好选在室内。
值得注意的是,游泳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但长时间泡在水里,水分照样会流失。戏水时别忘了随身带瓶水,上岸后马上擦干身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件事,再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