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洞变网红地,当地连封5洞!
近日有网友发现浙江杭州建德的废弃矿洞
成了近期某社交平台的热门打卡点
不少博主打卡推荐时都会提到
“能玩又清凉”
“全新的未知世界”
“完美避暑胜地”……
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往
多位网友指出
博主种草的矿洞位于
浙江杭州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
据上游新闻报道
8月16日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
搜索“建德矿洞”发现
系统虽然提示
“危险行为,请勿模仿”
但仍有不少关于矿洞探险的图文
还有走进矿洞里
拍照“凹造型”的画面
5个矿洞洞口已全部封死
勘探后再决定是否开发
同日上午该平台一位博主表示
“别去谢田矿洞了,洞已经封了。”
据上游新闻消息矿洞所在地的村委会工作人员透露:
当地一共5个矿洞,此前都没人来探洞,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夏天,来矿洞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洞是相通的,不仅岔路多像迷宫,而且山壁上的石块和山体有裂缝,随时可能有落石。
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前些天,当地采取了措施,用水泥和砖块将洞口进行了封闭。目前,当地5个矿洞的洞口已经全部封闭,无法再进入。
据了解网上流传最多的是1号和3号矿洞原本1号矿洞就是有铁门的被人扒开了
1号矿洞封洞前
2号矿洞封洞前
3号矿洞封洞警示牌
对此钦堂乡村政建设办负责人表示他们曾放了三四块两吨重的巨石,也被探洞的人拖开也考虑过封山但还有村民要上山种田
这几天,我们已经把5个矿洞的洞口全部封死。下一步等到勘探完成后,再决定是否开发,如果不开发了会继续封着。
别有洞天更可能别样危险
杭州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大队长陈剑明和队员们经常模拟矿洞救援,他表示:
按理废弃的矿洞绝对不是游玩的去处,风险因素太多了,比如擅自进去容易迷路、有深浅不一的水坑,还有一些看不出来但其实是空心的洞……就连矿石也很危险,矿石不同于普通的石头,是锋利有棱角的,容易伤人。矿洞的竖井往往是200到300米深,容易缺氧,将人直接运送至地面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还要清理障碍物、运送担架这些措施了。
杭州市临安区狼行公益应急救援队副大队长沈晓斌经常下矿洞,在他看来即便是有人管理的矿洞都难以保证万无一失更不要说废弃的矿洞了
矿洞内部结构复杂,很难全面掌握,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矿洞里有很多是向下开采的竖井,不仅深而且容易发生塌方,安全隐患大,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也十分困难。
“种草”平台出现“杂草”
多平台设“免责声明”
有网友表示只写风景不写风险的“网红打卡攻略”不在少数
记者搜索发现在多个平台的协议条款中均明确标注免责声明即需要用户自行判断内容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并承担相应风险
平台自制的“免责声明”
真的能免责吗?
在讨论平台义务时多名专家和律师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认为“平台方针对‘网红景点’有义务进行主动的风险提示”亦即平台对此类“未开发景点”相关内容有相应审核责任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
平台对相关产品、服务及内容具有审核及监管等义务,若在经营过程中不履行相关义务,仅凭免责声明恐不能完全规避自身的责任。
按照《民法典》规定,若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是无效的。
另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提醒:
若旅游主管部门提醒禁止进入等提示时,旅游者为自身安全考虑,不得进入游玩;发布者在发布未经商业开发旅游景点时,请核实景点风险是不是禁止旅游或进入。若存在禁止旅游或进入提醒时,建议不得发布类似旅游视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