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熄火”!明天出伏!台风即将登陆
处暑刚到,冷空气就展示了它的威力,自北向南横扫全省,赶走横亘在江苏上空长达近2个月的副高。处暑也意味着暑气至此而止。今天(8月24日),是三伏天最后一天,降温的号角已经吹响!
昨天17时06分,江苏省气象台已解除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高温终于“熄火”了。
24日江苏的最高气温将降至31~32℃,高温君也就此实现“团灭”,终于可以关掉空调,打开窗户,感受迟来的秋凉了。
虽然气温还有回升,但是高温暂时回不来了。今后三天,全省部地区有雷阵雨,25日沿江和苏南地区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一场场降水过后,降温会更彻底一些。
“加长加热”版三伏天终结即使有“秋老虎”也不怕了
8月25日将正式出伏,今夏40天“加长版”三伏天终于结束。今年的三伏天,不仅是加长版,还是加热版。持续20多天的高温天、连续多日的40℃+、不断打破纪录的极端最高温……不仅让大家记忆深刻,也会在气象记录上留下“姓名”。出伏离入秋还远吗?从往年数据来看,江苏常年是在9月中下旬开始入秋进程。另外,在气象学上,进入秋天的标准是,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在22℃或以下,首日即为入秋日。所以,入秋还早着呢。
出伏后江苏仍处夏日当中,“秋老虎”可能还会返场,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昼夜温差开始增大。
根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9月1日至9月20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极端最高气温35~38℃。全省范围内有2次高温过程,发生时段为:9月上旬中期和9月上旬末至中旬初。不过,南京气象说,虽然还可能有“秋老虎”发威,但是经历了今年的三伏酷热,剩下的热都是“纸老虎”了。
台风黄色预警来了
中央气象台8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4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阳江东偏南方向约70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9.2度、东经118.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00-240公里。
预计,“马鞍”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将于25日早晨到下午在广东深圳至湛江一带沿海登陆(25-33米/秒,10-12级,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一年?中科院回应
8月22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关于有关微博公号曲解研究结论的说明。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者2020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题为“Emergent constraints on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的学术论文,关注的是极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8.5),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可能变化。该论文工作与近期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和预测没有任何联系。
要对本世纪末的长期气候变化进行预估,必须借助气候模式,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模式结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在气候预估方面,其体现就是不同模式对于同样的温室气体强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例如参加“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35个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估结果彼此相差很大。为了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以给出更加准确的长期变化预估结果,这篇论文采用了一种在国际上被称为“涌现约束(Emergent Constraint)”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当前气候状态与未来状态之间的可靠物理联系,利用当前丰富的观测资料来对气候模式的原始预估结果的偏差进行订正。
综上,这篇论文不涉及未来10年的温度预测问题,更没有提出、也不支持“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这一结论。有关微博公号的提法是对论文原意的曲解,特此说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