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食品安全网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在宿迁,各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密织食品安全网络,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菜场快检员 卓献菊今天我们要抽检长豆角、现在还有香菜、香菇,每天韭菜、白菜、土豆,花菜,青菜是必检的,因为这几种蔬菜我们老百姓天天吃。早上九点多,市区西楚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买菜的市民正在仔细挑选。菜场快检员卓献菊也在其中,不过她不是买菜,而是随机挑选蔬菜,准备拿去做农药残留检测。对于这样的抽检,摊贩们都十分配合。蔬菜摊贩 朱雪花每天都过来抽检测也挺习惯的。客户来买菜都挺放心的,出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人家。在菜场内的快速检测室,卓献菊把抽查的青菜、芹菜、花菜等十多种蔬菜切成小块,分别放在量杯中,加入缓释剂等试剂开始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看看含量是否超标。菜场快检员 卓献菊我们每天都要检测12个批次,对于不合格的那个蔬菜,我们要及时通知经营户下架销毁,上报上一级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我们每天的检测数据要进行公示,还有上报大数据库,传输到市场监督管理局那边,现在我们这边很少检测到农药超标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农产品快检涵盖了市区11个农贸市场,包含蔬菜、水产品类、肉类、豆制品等等。市民 陈女士因为这是吃的东西,每天检验的话,最起码对大众负责,买的放心,吃的也安心。小作坊一直是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集聚点,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宿城区十番食品小作坊集中区,经营户们正在加工各类肉制品,操作间明亮整洁,这也让经营户李连强特别感慨。小作坊经营户 李连强以前都是在民房里面做,车间卫生都达不到。到小作坊集中区来,设备比较齐全,卫生也干净,我们做的也安心,消费者老百姓吃的也安心。据了解,十番社区是南菜市批发市场各类肉制品、豆制品等食材作坊加工集中地,整治之前“多、散、乱”等问题一直存在。去年6月,宿城区开展实施小作坊提档升级工程,建立食品加工作坊集中区,统一装配自来水、三相电、蒸汽、污水管道等配套设施,让食品加工过程更安全、卫生、环保。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科科长 李冬冬后期我们会开展日常巡查,飞行检查,根据年度的抽检计划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检,确保小作坊产品合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餐饮店的食品安全也是监管的重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来到市区的一些餐饮店,逐一检查后厨操作区环境、原材料是否在保质期内。在一家餐饮店后厨的冰箱,执法人员发现,不少半成品蔬菜和食物原材料堆放在一起,里面还放着一盘剩菜,执法人员现场对经营者进行督促整改。据了解,市场监管部门每天都会对食品经营单位开监督检查,正是这种常态检查,织密了宿迁的食品安全网络。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楚分局执法人员 陈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做好新时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基层监管人员,将与队友们一起奋斗,努力做新时代敢为、善为、有为的食品安全守护者,我们也将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