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迹斑斑占用资源!僵尸车该咋治理?
“僵尸车”是指长期停放于道路两侧、社区角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而又无人使用的车辆,这类车辆通常满身灰尘、轮胎干瘪,有的甚至达到了报废标准,基本丧失行驶能力,被形象地称为“僵尸车”。近年来,“僵尸车”占用停车资源,影响市容市貌,潜藏安全隐患,但又屡清不绝,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 在四号桥底下,停放着三四辆长时间没有移动的车辆,其中有私家车,也有小货车。附近环卫工人介绍,两辆小货车是附近商户停放在这的,夏天会用车辆销售水果,其它时间就一直停放在这里。 环卫工人 一到夏天就来卖西瓜,车能不能开,俺也不知道,反正就一直在这,好像就没动。 在马陵河路两边,同样有多辆长时间未移动的汽车,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导致车身上有大量的灰尘和污渍,严重影响市容环境。 马陵河路商户 一直都停在这,你这个地方又没人管,他就一直停在这,你没看一层灰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僵尸车大多停放在免费的停车泊位上,很难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么这些车辆究竟该谁来管理呢?记者联系了市交警支队。交警部门表示,现在私家车没有强制报废规定,市民所说的“僵尸车”一般是指车身灰尘遍布、外观残破、部件缺失、未悬挂号牌等弃用特征明显的汽车。这些车辆停放在停车泊位上,他们只能通知尽快检车,并驶离公共车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也出台了相应规范,明确了僵尸车治理的责任部门。 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 城管呢他是从市容市貌上面,可以来管理,我们这个宿迁出台过停车管理条例,是那个城管局停车办出台的,当中就对僵尸车长期停放的有明确的规定。 按照《宿迁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规定:停放者在免费路段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内持续停放机动车超过四十八小时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罚款。记者把采访到的情况反馈给了宿城区城管部门,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要求车主将车辆驶离现场。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幸福中队工作人员侍超介绍,在日常巡查中,他们也发现过此类情况,但是由于不好联系到车主,还得依靠交警部门处理,这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被动。 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幸福中队工作人员 侍超 比如说机动车的后台信息我们是查不到的,如果我们要拖移的话,他们车主到跟前肯定是找不到车的,找不到车,他们肯定会报警说车子丢了。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交警和城管部门的态度还是非常明确的,都可以管,但是各自管理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透过这个“僵尸车”清理,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基层治理的痛点,之所以难推动,主要存在执法主体力量分散、尚未形成监管合力等多方面原因。 宿城区城管局综合科停车场管理业务负责人张成刚介绍,即使车辆停放超过48小时了,如果按照规定处罚的话,也会引发一定的争议。如果联系不到车主,城管部门将车辆移走,后续车辆如何停放、车主如何领车,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执法面前。自2021年5月文件正式施行以来,他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和市相关部门对接,并联系人大、政协相关组织进行会商,力求政策制定方面更加完善,符合基层执法的实际情况。 宿城区城管局综合科停车场管理业务负责人 张成刚 提请人大,这个条例进行进一步细化,更加实际贴切于目前我们实际的执法管理。 记者查询网络发现,很多城市存在僵尸车治理难的现象,责任主体不明确、执法成本高、后续监管弱等都成为了僵尸车治理的难题,较好的举措无外乎是交警、城管、属地政府等部门进行联合,把僵尸车的整治纳入日常工作,定期开展集中行动。 宿城区城管局综合科停车场管理业务负责人 张成刚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争取把这个停车场条例法律知识全部贯彻到基层队员,再进一步和市交警支队进行联动,加强道路免费泊位上长期停放车辆的罚款力度,确保我们城区交通井然有序,无乱停乱放。 小编有话说 小小的“僵尸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反应出来的却是基层治理的大问题,而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与精细化管理程度。一方面需要政策制定部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出台更符合实际的细则,另外一方面,执法部门也需要把僵尸车整治纳入常态管理,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持续加大对僵尸车的专项整治,对占用道路空间、无人使用的废弃机动车辆进行及时清理,做到还路于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