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疫情当下,户外运动如何才能更加安全?这是民众都希望了解的知识。尤其是复工复产后,许多民众按捺不住,对能否外出运动产生了疑问及焦虑。
对于这一问题,网上及新闻报道给出的信息却说法不一,有的医护人员(专家)说疫情期间不建议外出跑步、健身;也有的说可以在开放的场所中跑步、健身(可不必戴医用口罩进行跑步、健身,当然,能戴着医用口罩就更安全)。
对于上述说法,许多民众仍然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外出跑步、锻炼?近日的央视报道中,有专家明确表达了观点:认为只要到开放的场所(即空气对流强的露天场地中)进行跑步、散步、健身是完全可以的(当然,能戴上医用口罩就更好),但是,需要进行严格自我保护。
户外跑步,要降低强度和速度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医学专家建议民众少串门、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但医学专家认为,针对目前的疫情特点和病毒传播途径,非武汉地区的跑者做好足够的防护和准备,是可以户外跑步的。但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身体情况良好,没有不适,有跑步习惯的朋友可以坚持跑,但从来不跑步的朋友就不要跑了。
2.戴好医用外科口罩跑(最极端的情况是跑的路上遇到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的飞沫,但在2米以外的距离,戴了口罩,而且空气流通,被传染上的机率非常非常低)。
3.自己一个人跑,不要多人一起跑;降低跑步强度、速度、频率,30分钟左右最合适,不要大强度、长时间跑步。
4.跑后尽快回家换干衣服,避免受凉。总的来说,做到以上要点,可以适当户外跑步,这样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千万记住,增强了体质不等于就能抵抗病毒,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还是要千万仔细做足。
在开放和人少的场地散步健身
医学专家认为,疫情之下民众在对病毒严格防控外,也不要放弃自身的适当运动锻炼。只要在开放式、空气流动性强、人员较少的场地中进行跑步、健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与疫情的防控并不相悖。
如果在上述场所中进行跑步、健身时还担心有可能被病毒感染,大家可以佩戴医用口罩进行锻炼。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到特定场所散步健身,没出现身体上的任何不适,也未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说明采取前述所述的方式进行跑步、健身是可取的。
在散步健身过程中,也要分地方,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建议还是不要出门运动,在疫情不严重的地方,主要不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是可以出门的,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情,还能提高免疫力。
建议大家都是呆在室内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出门,如果是在室外,比如小区,外面几乎没有人的情况下,是可以外出的,也可以运动,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不错。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小区空气流通好,无人员聚集情况的,可以在小区里散散步,同样要做好戴口罩和洗手动作。
如果想要户外运动,需要注意:首先是否是重度疫区,如果是尽量不要出去;其次要注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第三要注意回来的时候要做好清洁。但是运动的时候注意适当,不要过量运动,因为过量的运动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反而不好。
保持距离,切记做好自身保护
当前,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各地体育运动场所的有序恢复开放,逐渐有更多民众重拾运动类活动,即便如此,我们防护的谨慎程度也不可轻易降低。对此,除了配合运动场所的测温、实名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外,民众也最好根据不同场景正确佩戴口罩。在户外通风地方散步健身,不要在马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选择人越稀疏的时间地点越好,和其他路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例如,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如果人处于行走、奔跑或者骑自行车的状态,就应该处于6英尺距离外距离,严防受到飞沫影响。两人一前一后在跑道上跑步或散步,后面的跑者即便保持6英尺距离,防止被前面跑者传播出的飞沫;如果你跟在后面跑步或散步,也要防止前面的飞沫;或者就算是前后跑步或散步,也要岔开左右距离,不要直直地跟在别人后面。
总之,疫情之下,民众在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不宜选择有接触的对抗类运动项目。多人运动项目应以个人练习为主。避免近距离、接触式、高强度的竞赛类、对抗性团体体育运动项目和广场舞等聚集性健身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