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经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1123 0
2020-5-26 09:24:23 发表在 车辆交易|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连云港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


w3.jpg

为了劝任性的孩子去上学,一位妈妈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悠闲地玩着手机,丝毫不把母亲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更过分的是,这位妈妈跪了一个小时,男孩非但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w4.jpg

对母亲的良苦用心,视若无睹,甚至还仗着母亲对他的爱,把母亲的尊严践踏在脚底下。这样的孩子,着实使人心寒。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付出一切却养不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而这位母亲大概不知道,正是她对孩子不加限制的爱,才将孩子变得如此无法无天。


古语有言:“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跪着的父母,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01

毁掉孩子最快的方式:一味地在物质上富养他。曾经和一位心理学的朋友剖析一个新闻事件。上海一名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母亲没有,男子就让母亲去亲戚那里去借,母亲不肯。谁知,男子直接动手要挟,将母亲在空中狂甩,用衣服狂抽母亲的头部。母亲伤心又无奈地瘫坐在台阶上,一脸绝望。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母亲拳脚相加?朋友一句话一语中的:“正是母亲无底线的爱,无底线的物质满足。”


很多为人父母者,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惯着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不能让孩子被别人看不起,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哪怕月薪3000,压弯了背脊,也要供孩子过着富人家的生活。父母自己买一件50块的T恤都得思量良久,孩子却一身名牌,随随便便一双鞋子就几百上千。父母在外吃顿像样的盒饭都舍不得,病了怕花钱不敢去医院,给孩子花钱却像泼水一般,一餐饭花掉上百。


于是,穷人家硬生生养出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不知人间疾苦的“富二代”。全民富二代,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等到孩子长大,他早已不是几十块、几百块就能轻易满足的了,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父母渐渐会无力支撑。已经习惯被满足的孩子,突然被父母一口拒绝,心理承受不了巨大的打击,为了威胁父母让步,就更容易选择偏激的方式。


近些年,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江西一位15岁的少年,因为父亲没有给他买电脑,竟然直接跳楼自杀身亡,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5岁日本留学生汪佳晶,每个月都要从母亲那里索要7000元生活费,母亲四处举债供他上学,一时拿不出钱,他竟然残忍地捅了母亲9刀。富养没了底线,爱没了限制,就会成为扼杀孩子的刀子。


正如卢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一味在物质上富养孩子,不是爱,是最大的害。


02

父母的溺爱,越爱越心寒。从小被满足的孩子,习惯了饭来张口、父母一味迁就的生活,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更加不懂得感恩。上海一位10岁的孩子,仅仅是为了想在网络主播面前炫耀自己,就轻易地把刚过世父亲的5万丧葬费打赏了主播。


w7.jpg

雪上加霜的是,这位妈妈还身患癌症。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这个孩子丝毫体谅不到家里的艰难。自私不懂事的孩子,最伤父母心。此时,母爱有多深,心就有多痛。


想起另一则新闻。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生病的外公,家里还有两个妹妹,19岁的李晓买面对窘迫的生活,丝毫没有怨言,坚持勤工俭学帮父母扛起了一片天。


w8.jpg

高考后的暑假,他去餐厅当传菜员,一天走2万多步,因为要端那种很重的盘子,手臂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不光如此,除了要打工,李晓买还要为妹妹买菜做饭,晚上得督促两位妹妹做功课。他2个月挣了7800元,攒够了大学的学费。他很懂事地说:“可以减轻爸妈的负担了。”


同样都是少年,同样都是家徒四壁,有的孩子对父母的付出和苦难麻木无感,而有的孩子却懂得心疼父母,愿意为父母分担。于父母而言,有一个如此有责任心、又上进的孩子,才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一个父母最大的欢喜,不是子女成器,而是孩子终于读懂了自己。


03

父母最大的过错,就是过度保护孩子。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讲了一对兄弟一母同胞,人生际遇却天差地别的真实故事。


w10.jpg

富哥哥住着联排别墅,是一个身价千万的企业家。而弟弟居无定所,开着一辆卡车,靠打零工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从小,两个人的环境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一样的房屋,一样的事物,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父母……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20岁之前,弟弟一直在吃糖,哥哥却总在吃苦。当弟弟躲在父母怀里游手好闲的时候,哥哥在帮别人遛狗、修理草坪、送报纸,在超市打工。当弟弟闲得到处闯祸的时候,哥哥已经离家创业,历尽艰辛去做生意,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弟弟生活在甜甜的蜜罐里,享受着父母的宠溺,长大后变成了凡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哥哥在生活一次次锤炼下,学会了如何生活,如何为人处事。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爱孩子是人的天性使然。但你再爱孩子,也无法永远替他走路,也不能把他捧在手心一辈子,溺爱至死。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该让孩子吃的苦,一点都不能省。社会不是孩子的父母,童年不吃苦的孩子,成年之后更吃亏。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下得了狠心,舍得苦孩子。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村庄清洁不停歇 人居环境展新颜
    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近日,龙河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同整治氛围,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提升城市颜值,提高环境质量。龙河镇通过宣传单、村喇
  • 急人!这里的临时电何时能“转正”?
    从昔日的砖瓦房搬进楼房,对很多村民来说,是件大喜事,可是住着新房,电却不能正常使用,就太让人闹心了。2019年,宿城区洋北街道七里新村二期开始交付,随后有不少业主搬进入住,可没想到三年多过去,小区的临时电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 宿迁:全域推动基层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
    近日,在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各村(居)党支部,2023年度全市乡镇(街道)党支部“标准+示范”第一次全领域调研推进会在这里进行。来自全市各地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的代表们,分组对龙河镇47个党支部“标准+示范”全领域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调研
  • 老街区“逆生长” 绘就城市新画卷
    老街区承载了当地人的“独家记忆”,是城市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但也常常面临着设施老化、经济乏力等问题。如何改造老街区,让它恢复往日活力呢?一起跟随记者,去宿迁的老街区——幸福街道看看。走进幸福街道锦绣怡园小区,目之所及皆是
  • 苏宿园区:部分项目扬尘管控不到位 监管亟待加强
    近日,市攻坚办在苏宿园区督查时发现,部分项目扬尘管控工作不到位,监管缺失,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亟待加强。在原宿迁仓配中心拆迁工地,督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场地及内部道路积尘较厚,车过尘起,造成严重扬尘污染;拆除、破碎作
  • 外墙脱落砸车窗 经过这个小区要小心了!
    最近,宿城区嘉汇枫景园小区业主拨打12345热线反映说,他们小区1号楼出现了外墙脱落的情况,担心存在安全隐患。记者来到嘉汇枫景园1号楼看到,这家饭店不少地方的外墙粉刷层已经掉落,有的看起来摇摇欲坠。此外,饭店楼上安装的照明灯管
  • 六塘河现“怪鸟” 非鸡非鸭这是啥?
    气温回暖,各类候鸟纷纷现身,这几天,有市民在宿豫区六塘河里发现一群不认识的黑鸟,似鸡非鸡,似鸭非鸭的“四不像”在河面游弋。它们浑身漆黑,头部中央以及嘴巴是白色,游泳动作快速而敏捷。它们到底是什么鸟呢?据观鸟爱好者和附近居

0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