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城事

19岁少女酷爱苏北琴书 拜师学艺传非遗

4412 0
2022-2-10 09:41:05 发表在 聚焦宿迁|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苏北琴书也叫“打洋琴”、“打蛮琴”,清道光年间形成于宿迁一带,并不断地传播和发展。在大家的印象里,爱好苏北琴书的人多半为年长者,而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叶子楚今年刚满十九岁,学习苏北琴书却已有八年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她与琴书一见钟情的故事。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823.png

昨天下午两点,叶子楚正在苏北琴书的第七代传承人陈锦荣的家中练习苏北琴书,只见她左手拿着琴板,右手打弦,唱腔婉转、神情专注,恩师陈锦荣则在一旁拉坠伴奏,叶子楚从11岁学习洋琴,因为父母带她去项王故里游玩,偶然与琴书结缘。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831.png
叶子楚

进去看到那边有演出就去了,电视剧里的那种感觉,当时就很好奇,我又不好意思去问那个是什么,就问我妈妈,我妈妈就跟陈老师搭上话,我就蛮感兴趣的。

叶子楚的父母也十分喜爱苏北琴书,母亲便与演奏者陈锦荣攀谈起来。陈锦荣见十一岁的小子楚两眼泛光,就让她上台试试她的天赋。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840.png
苏北琴书传承人 陈锦荣

我一教她前奏曲,试试她怎么样,五六分钟,她就把前奏曲学会了,我说特别聪明,这孩子行。她母亲就说只要学这个收不收学费,收多少学费,我说不收,一分钱都不收,只要你愿意学,到我家来吃住在我家都行。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853.png

那时候,叶子楚家住耿车,每逢节假日,她都会独自一人坐公交车到项王故里去找恩师学琴,而陈锦荣对这个比她孙女还小的弟子更是疼爱有加,经常到公交车站接她。在学艺上要求虽严,却以鼓励为主,首先就从打琴板和发音开始教学,因为年纪小,叶子楚在初学期也十分不适应。

叶子楚

因为板子很大,我手很小,捏不过来,就有点硌手,当时还买创可贴贴的,就让它减轻疼痛。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909.png
苏北琴书传承人 陈锦荣

她能早来,我们就吃点中饭,休息一下吃点水果,我就开始坐下来教她了,教她先练唱,教她会敲前奏曲。她要是上午有事,她下午一点多来,我就一直给她教到最后一班公交车,七点。

随着叶子楚读初中、高中,学业越来越重,学琴书的时间一再被压缩。看着师兄师姐进步很大,而自己进步很慢,叶子楚开始萌生退意,而陈锦荣却舍不得她,一直鼓励她,甚至让她吃住在自己家。

苏北琴书传承人 陈锦荣

我一个人在这住,你就跟我吃住在一起,咱们睡一个床,同床隔被,醒了我就唱给你听,我教你,你再唱给我听,你唱哪一个弯不对,躺在床上我就可以给你改了。

微信截图_20220210093926.png

如今,叶子楚已经能熟练能掌握开幕词、打坠等琴书基础,今年1月22日,叶子楚正式拜师陈锦荣,成为陈锦荣的第三个弟子。今年正在上大一的叶子楚,专业学的是旅游管理,她认为,学好家乡的文化遗产苏北琴书,对于自己的学业以及以后的就业都有好处。

叶子楚

之前可能把它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主要还是上学,现在我所学的专业跟这个搭边,所以我更想把洋琴作为我的第二专业。也不能说有什么造诣吧,就是能学到老师的百分之五十我就觉得挺成功的了,以后肯定会更努力。

陈锦荣告诉记者,之所以惜才爱才,就是因为她深知学艺的辛苦,陈锦荣1954年出生于宿迁的一个曲艺世家,是苏北琴书的第七代传承人。有几十年的舞台表演经验,登台荣誉颇丰,先后被授予“苏北琴书优秀人才”“苏北琴书传承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苏北琴书传承人 陈锦荣

我都是一个劲地尽到责任,也想把这门(技艺)传下去,有好苗子爱好的,我把我所有的艺术传给你,你也得到艺术了,你今后也能朝下传,我们这个就不失传了。

正是有了陈锦荣的谆谆教诲,19岁的后起之秀叶子楚才能一点点进步,也希望更多的非遗项目能靠着这样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支持 高兴 激激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南蔡乡: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2月 2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
  • 朱海,有多“美”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丰”景,一路繁花一路景,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乡村振兴“新画卷”》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有多“美”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
  • 中扬镇:冬训网格“V”服务 用心耕耘“责任田”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中扬镇着力打造“冬训+网格”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VIP服务+网格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搭乘“数字政府”顺风车,实现“网格V服务,群众零跑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 “乱鱼塘”变“示范区”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
    从“乱鱼塘”到“示范区”,今天上午,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蝶变”,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灰腰带”到“金腰带”的喜人变化。春日里的朱海水库,风景宜人,河道蜿蜒曲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 来生态农场 体验“一站式”采摘
    春暖花开时,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喜人!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
  • 千村“头雁”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去年以来,针对宿迁村级组织“造血”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市委创新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发展新路子,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在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