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城事

@宿迁人,别让压岁钱透支“年味”

4464 0
2022-2-10 09:44:15 发表在 聚焦宿迁|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年将要过去了,但是在农历正月,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还在继续。春节前,我们兄弟姐妹立下了‘君子协定’,就是谁都不给晚辈发红包,算下来,我至少能省下两个月的工资。”2月9日,市民赵女士拨打宿迁晚报热线电话说,新年,人们带着美好的祝福,派发红包也成了价格不菲的祝福,囊中羞涩仿佛“透支”了“年味”,这让很多人纠结。今年大家约定不发红包,过年感到轻松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怕过年,原因就是过年开支太高。而这种开支,主要是花在发红包上。今年春节,你发了多少红包?你怎样看待春节发红包?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
u=1097356266,11523612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张方修:莫以红包大小定亲疏
发红包是祝福孩子,给孩子祈福,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期望。发红包的传统古而有之。我们小时候生活很困难,但长辈们每到春节之前都会给红包,用心准备新纸币,那时尽管数量少,一般人家只是壹角、贰角,极少有伍角、壹元的,但孩子们从不计较数量多少,叠好珍藏,根本舍不得花,幸福满满。
发红包数量变多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手里有钱了,春节的红包开始大了,其他人的攀比心也在增长。这几年红包越发越大,每年春节变成了一个“包袱”。据了解,有的人家一个春节要发红包三四万元,具体分配是:孙子、外孙各1万元,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各两千元,可对工薪阶层可不是小数目,难以承担。春节走亲访友,本来是轻松快乐的事,可想到要发红包,有的人就借口不去了。就是至亲,走动之前也要考虑对方的经济状态,他们会给多少?我给多少?本来是阖家团圆的拜年活动,有点“变味”。我觉得,春节给小孩红包本来无可厚非,用红包方式表达美好祝福,关键是不能攀比。每家每户经济状况不同,发红包不应该成为负担。任何美好的东西过度了,就会失去本来的意义,只要表达意思就行了,更不能以红包大小定亲疏。
陈常青:红包是寄托美好愿望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而给晚辈压岁钱就像节日中盛开的一朵花,点缀、渲染着这节日喜庆的气氛,让节日更是锦上添花。以前,压岁钱一般是长辈到除夕晚上把红包包好,放到孩子枕头下面,祝福孩子以后平安幸福地成长,寄托长辈的美好愿望。现在还能清晰地想起,我小时候收到长辈压岁钱时那开心快乐的心情。
现在给压岁钱多是在过完除夕之后,小辈到长辈家拜年,家庭每个成员都聚到一起,彰显着家的幸福指数,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父母让孩子给长辈磕头,孩子们稚嫩地喊:“爷爷、奶奶新年快乐!”爷爷奶奶甜到心里,一年里所有的辛苦似乎都消融在幸福家庭的享受中。当孩子接过压岁钱的时候,长辈更是因为小辈的茁壮成长而喜悦不已。就这样“年味”在祝福声中弥漫在家家户户。我想,在孩子去给长辈磕头拜年的时刻,那便是无形之中给孩子礼仪的教育,让孩子知道尊敬、孝敬长辈,孩子以后同样会教育好自己下一代,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年文化、年习俗在给孩子们压岁钱里得到传承,让孩子能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汲取良好的文化熏陶。但是,压岁钱的多少应适可而止,有那个意思就行,钱数不必过多。如果在给钱多少上攀比,那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王懿:压岁钱应用在刀刃上
过了除夕,乡亲邻里都要相互拜年,说些吉利话,孩子们能收到压岁钱。我们小时候收到几毛钱就不错了,记得那时父亲就准备好新票子,到了大年初一早上等我们都起来了就挨个发,我们真高兴。
过年给孩子们发红包是给孩子们送祝福,祝福他们茁壮成长,晚辈也要给父母包个红包以示孝心,报答养育之恩。亲戚中有长辈的也要去拜年,包个红包,祝他们身体健康,这样一圈下来不论红包大小也怪吓人的,对于我们这些打工者来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政府提出就地过年,外出走亲访友拜年的少了,好多人都选择“云”拜年。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因为我家亲戚大多数都在外地。原来我最怕外出拜年了,这样正好给我一个不走远的理由,所以我今年红包发得不多,孝敬母亲的钱千儿八百不算多,算是敬老红包。娘家还有好多侄孙辈,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小侄子,过年不回家,就不一一给压岁钱了,只在家庭微信群里象征性地发个红包让大家抢,乐呵乐呵。我认为,对于孩子的压岁钱要少不宜多,也不要跟人家攀比,引导孩子把压岁钱用在刀刃上,比如用压岁钱去买些学习用品,父母长辈生日的时候买点生日礼物,或是把压岁钱捐给有需要的人,这样更有意义。
许振东:传统习俗切不可“掺假”
跟前几年一样,今年春节期间,儿女们会收到亲戚中的长辈发来的微信红包。红包是给孙子辈的,因他(她)们年龄还小,均由儿女们代收。有亲人发来的红包,儿女们自然高兴。除了及时致谢外,还会把这种喜悦心情传递给家里所有人。礼尚往来,收下红包,老伴和我自然想到要给对方的晚辈有所表示。不仅如此,我还会给其他晚辈们也发点红包。红包不在大小,攀比没必要,表达心意就行。当晚辈们收到我发给的红包,热情洋溢的祝福语通过手机荡漾在我和老伴的心田。
春节期间通过微信形式发送红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时尚。它是由早期给压岁钱的民间习俗演变而来,是长辈自愿送出晚辈欣然接受的一种互动游戏。互动能联络感情,红包作为载体能将浓浓的亲情潜移默化地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里,并代代相传,让感情加深,让亲情更亲。其实,传统压岁钱指的不是金钱的价值,古代仅是一枚铜钱、一份辟邪实物,意在驱邪避鬼“压祟”,现在被演化成金钱价值本身,就是给这种传统习俗“掺假”。年关给孩子水涨船高的压岁钱,让众多孩子不知道钱来之不易,对孩子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有害无益。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支持 高兴 激激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南蔡乡: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2月 2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
  • 朱海,有多“美”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丰”景,一路繁花一路景,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乡村振兴“新画卷”》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有多“美”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
  • 中扬镇:冬训网格“V”服务 用心耕耘“责任田”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中扬镇着力打造“冬训+网格”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VIP服务+网格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搭乘“数字政府”顺风车,实现“网格V服务,群众零跑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 “乱鱼塘”变“示范区”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
    从“乱鱼塘”到“示范区”,今天上午,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蝶变”,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灰腰带”到“金腰带”的喜人变化。春日里的朱海水库,风景宜人,河道蜿蜒曲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 来生态农场 体验“一站式”采摘
    春暖花开时,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喜人!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
  • 千村“头雁”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去年以来,针对宿迁村级组织“造血”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市委创新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发展新路子,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在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