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日立夏|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今日立夏,说明夏天正式来到了!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身体的调养,为平安度过整个夏天打好基础哟!
立夏这样吃 吃蛋补充体力,提升免疫力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夏天易出现心火旺,还可以吃鸭蛋来缓解。鸭蛋偏凉性且带点腥味,不但可以去心火,还可补充由于出汗较多所丢失的钠盐,恢复体力。
喝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调养胃气,让胃口这个吸收营养的“加油站”动力十足,才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胃喜潮湿,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 大米或薏米粥
早晚喝些大米或薏米粥,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这样既有助于生津止渴,还能帮助滋养胃阳。
喝绿茶清热解暑、利尿排毒
夏天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吃酸增强脾胃、敛汗祛湿
夏季更易发生脾胃不和及脾虚等症状。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健脾的功效,常吃一些番茄、山楂、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能够敛汗祛湿,有助于生津解渴、健脾消食。同时,护养脾气不能过多食用寒凉食品。
煲汤养阴润燥
春夏交替时节,煲点沙参玉竹排骨汤,每次喝一小碗,嗓子就不会干了。沙参、玉竹是炖汤的百搭食材,在广式靓汤中,这两样食材是必不可少的。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解热镇痛之效,而玉竹和沙参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养阴润燥的“补料”,两者合用,效果更佳。 “三瓜一芽”夏季塑身首选
“三瓜一芽”就是苦瓜、黄瓜、西瓜、绿豆芽。
苦瓜里含有苦瓜素,也叫清脂素。在四川汉中有一个地区,当地人大多都很苗条,就与爱吃苦瓜有关。有人可能觉得苦瓜太苦不愿意吃,苦瓜拿清水泡一到两个小时,它的苦味会减弱很多;
黄瓜里含有丙醇二酸,有助于加速体内脂肪的分解;
西瓜是夏天防暑降温最好的水果,还可以利尿,帮助排毒;
绿豆芽在从绿豆发成芽时,营养也可以说是“化茧成蝶”,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了70%左右,是非常好的减肥美容食品。
立夏这样做
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季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重视立夏养心和养生,平和过渡到夏季。
晚睡早起加午休
立夏时节,温度明显升高,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虽说夏天来了,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昼夜的温差也较大,因此早晚要适当添衣。进入到夏季,昼长夜短越来越明显,根据自然界阳盛阴虚这一变化特点,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注意不要贪凉,不要在风口处睡觉,以免受风着凉而生病。 另外,由于“立夏”时节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容易出现睡眠不足。因此,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夏季正午1~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适当午睡,可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如果中午不能午休,则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分钟左右,以放松身心。 保持精神安静
立夏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 特别是老年人,初夏之时气血易滞,血脉易阻,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为此,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重视“静养”,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写字、钓鱼、下棋、种花等。
运动后宜洗温水澡
立夏之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同时,运动不要过于剧烈,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时,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练习太极拳、太极剑及散步、慢跑等。
运动刚结束时,人体仍处于代谢旺盛、皮肤血管扩张的状态。这时如果立即洗澡,皮肤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会使散热困难、体温升高。因此在夏季,运动后应适当休息并饮水,过一会儿再洗澡,洗澡时最好选用温水,不要用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