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老井 几代乡愁

1575 0
2022-5-28 09:55:41 发表在 爆料茶馆|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过去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村民们大多喝的是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一口老井是不少人心中难忘的记忆。湖滨新区就有这样一口老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尽管岁月流逝,但这口井却依旧保存完好,无论多干旱,几乎从未干涸过。一起来听听这口老井的故事。


0f98ad0b-b052-c3dc-b798-1bf88ff00f95.jpg

上午9点多,在湖滨新区井头街道,65岁的高行政领着记者来到了湖滨新区南山路附近,拨开路边的灌木丛,一口直径约1米左右的老井便映入了眼帘。


6f831aae-5ce0-7030-6b5a-46f8a57eafe5.jpg

f0a567e2-5451-014d-7caa-770874151582.jpg

记者仔细观察了这口井,虽然已经80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但现在井里的水依旧充盈,水面距离地面不到两米,井壁湿润,爬满了青苔。高行政告诉记者,自打这口井挖好,从没干涸过。


03259fb4-a0d1-e0d4-a5b9-86bd35b04a84.jpg

市民 高行政

我们这属于丘陵地带,不是属于平原地区,丘陵地带阴雨绵绵的天气少,所以说经常遇到干旱,一遇到干旱,急了,没法用水怎么弄呢?现在有机械打水,过去又没有机械,只有用人工挖,地方百姓挖。


e835ebf7-e014-1461-2c7a-358a717a65e0.jpg

高行政说,听老一辈儿的人讲,1942年,当地村民要么挑河水,要么跑很远的地方,打其它村庄的井水,十分不便。为了解决日常用水难题,老一辈人经过持续寻找,最终选择在现在的位置打口井。


市民 高行政

挖了好长时间,挖到最后太深了,土弄不上来了,我们老百姓用土办法,用三根木撑,用绳子朝上拽,人工往上拎。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努力,大家在10多米深的位置挖到了水源,并找来砖块砌成现在的水井,取名高花园井。


57b7d47e-ccbf-6229-eab2-c7e6314c56f0.jpg
市民 高行政

修成以后,周边几个生产队都来吃这个水,因为底下水源好,是沙子,沙子还是从西边,晓店北边峰山一带,发水了正好就流到我们这地方,朝东边现在的六塘河的地方下游去了。


井水源源不断,不仅为村民日常洗衣做饭提供了方便,还可以用来浇地,解决生产干旱问题。除了哺育几代村民,这口老井在几十年的风雨中,还见证了当地的军民鱼水情。


市民 高行政

一九六几年,抗旱时候,部队来支持我们地方老百姓(生产建设),都来帮我们打这里面的水灌溉,(相处)非常好的,三伏天植物晒得半熟了,整个卷起来,他们来用这个井,和老百姓用桶来灌,你说这里面多少水。


84d00f96-0538-48cf-c670-10cb599b4afb.jpg

现如今,曾经的生产队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楼房,家家户户也都通上了自来水,不过,面对这样一个“老物件”留下来的美好记忆,居民们也是十分珍惜,没事的时候会经常来看看它。因担心被掩埋或者留置野外发生危险,前不久,年近7旬的高为友还特地找来石板压在了井口上面,做上明显标志,一来是保护,二来也能让大家注意到它。


53f0ba8f-b34a-98a3-ff66-a2a1ccde9281.jpg

市民 高为友

那时候冬暖夏凉啊,要是夏天时候有什么不能搁的东西,放在里面不会坏,以前小时候打那个水,热了,井水喝好喝,冰个西瓜,吃起来更凉爽,妇女洗衣服,也能搁树阴凉底下。


市民 高行政

我们这边年龄大的,对这个井还是非常有好感的,所以我们没有给它毁坏,还给它留着,为了下一代流传。


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留存这口老井,是记忆更是一份乡愁,老井养育着附近一代又一代的百姓,百姓也将老井当成老朋友,一直默默守护着。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 来生态农场 体验“一站式”采摘
    春暖花开时,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喜人!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
  • 千村“头雁”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去年以来,针对宿迁村级组织“造血”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市委创新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发展新路子,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在
  • 支口街道:党员冬训进行时 无偿献血显担当
    为积极响应公民无偿献血的号召,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近日,支口街道以党员冬训为契机,精心组织街道、社区志愿者们前往支口街道诚信广场参加“无偿献血聚爱心 学习雷锋我先行”义务献血活动。 采血现场,党员干部踊跃带头,
  • 宿城龙河镇:精准施策 昔日黑臭河道变成靓丽景观带
    “两年多没回来,没想到家乡变得这么漂亮!”看着镇区千杉湖热闹的场景,在外务工人员李先生激动地说。宿城区龙河镇紧抓小城市建设机遇,精准施策、源头发力,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全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群众水生态环境获得感、
  • 乱停车!这俩小区业主堵路又堵心...
    最近,宿城区古城街道部分小区业主向12345热线反映说,他们小区内车辆停放无序,导致业主出行十分不便。 晚上9点左右,记者驱车前往市区项王小区三期,从北门进入时,道闸处于开放状态,车辆可以随意进出。进入小区内,道路两边随意停放
  • 好事没做好!龙河“半拉子”工程遭投诉
    最近,宿城区龙河镇平楼村村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说,他们村附近有一段河岸出现坍塌,在维修过程中,将河边的道路轧坏了,现在河道施工不仅停了三个多月,轧坏的道路也影响到了村民们的正常出行。 宿城区龙河镇平楼村村民年前就动手的,十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