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扫码积分、兑换日用品……“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时下热点。在宿豫,通过建管并重,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投、收、运、处全链条体系建设,已形成了“智联网+”垃圾分类工作新机制,垃圾分类也真正实现有用、有效。 走进宿豫区众大上海城小区,一座实用美观的智能垃圾房映入眼帘。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设置了四个投放口,市民只需要按键“开门”,就可以将垃圾分类投放。 小区居民施欢欢说:“以前是家里面堆积的旧衣服、旧纸箱、塑料要堆放在家里等师傅上门回收,现在有这个设备,以后我们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下楼投递,非常方便。” 江苏华展环境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鑫表示,智能垃圾房具有密闭除臭冲洗等智能功能,解决了原先散落的塑料垃圾桶容易出现蚊蝇滋生、异味难闻、垃圾散落等现象。 除了便捷卫生,智能垃圾房还具备智能识别、智能称重、智能兑换等功能,每投一次垃圾,智能垃圾房就会根据垃圾的种类、重量产生不同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钱币。 市民王云说:“可以兑很多小礼品,给宝宝兑了个娃娃,宝宝很喜欢。” 为全面提高垃圾后续处理效率,宿豫区还在全市率先采用市场化集中清运举措,组建了50人的专业清运队伍,并建成车辆调度中心,对垃圾转运人员和车辆进行全过程监管,杜绝了以往垃圾处理“一锅端”的现象。 杨鑫介绍说:“设备都有满溢报警,运营人员会收到相关提示以后,及时按需到现场进行一个清运,确保各种品类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截至目前,宿豫区已实现居民小区生活垃圾“三分类”全覆盖,完成生活垃圾四分类暨“撤桶并站”小区29个,投放设备111台。预计到今年底,宿豫将完成四分类小区52个,四分类实施率达到60%以上。 宿豫区城管局二级主办徐辉表示,将以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为基础,不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及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成果转化,深入探索“撤桶并站”新模式,稳步推动“三进四”战略,推进生活垃圾由“三分类”向“四分类”转变,助力精准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