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山东食物都是超大号的?

4219 0
2022-10-18 14:24:54 发表在 爆料茶馆|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山东人说你还没有葱高时,不要太惊讶,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
连日来,比头还大的地瓜、2米多高的大葱……这些超大号山东食物让网友惊叹不已。
10月17日,“山东食物都是超大号”冲上热搜,网友纷纷晒出山东大苹果、大樱桃、大馒头等。
有网友调侃,“大”难道是刻在山东每一寸土地上的DNA吗?农业专家表示,山东蔬果大,主要是因为品种、气候水土和栽种方式等原因。
饮食专家表示,山东人是中国人平均身高最高的,食量也相对较大,食物会做的比较大。
w1.jpg

山东频现超大号食物
10月17日,山东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网友认为“山东的食物都是超大号”。
原来,10月14日,一名女生在山东济宁街头偶遇了一车超大号的红薯,直接就给小姑娘惊呆了,也让许多网友大吃一惊。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当事人表示,这个品种是蜜薯,个头很大,一年收一次,可以蒸了吃,也能用来做炸丸子。
济宁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平时市场售卖的蜜薯最大的有20多斤,最小的也有四五斤。
无独有偶,10月16日,又有网友晒出2.07米的的山东大葱。而根据公开资料,这还不是山东最高的大葱。
w2.jpg

章丘每年都会举行大葱“选美”比赛,2017年的葱王高达2.51米,2019年的2.43米,2020年则评选出世界最高之葱2.532米,成功打破了大葱史上最高的世界纪录。
“人还没有葱高呢”,这句话从一句调侃变成了大实话。
点开热搜,有网友晒出山东巨型食物九宫格,列举了擀面杖般大小的果丹皮、两个手掌般大小的生姜、比脸还大的馒头、比1元硬币还大的樱桃等,问道:“山东的食物真的就是这么大吗?
w3.jpg

网友列举山东超大号食物(图源:截图)

评论区内,山东网友纷纷请求“出战”,有人晒出有比头还大的梨,有人晒出比胳膊还长的火腿肠,还有人晒出如盆一样大的面碗。
有网友调侃,“大”难道是刻在山东每一寸土地上的DNA吗?
更有网友列出山东超大号食物旅行地图,表示第一站要去章丘看大葱,第二站要去烟台看苹果,第三站要去临沂看大锅饼。
当地市民习以为常
“除了地瓜的确有点大,其他不都是正常尺寸嘛?”山东济南市民王女士有些疑惑,她表示,网友晒出的苹果、樱桃、大葱、生姜等平时都不算罕见,馒头能买到比网友晒的图还大,
“山东面食的尺寸都比较大,比如大饺子大包子大饼子等。可能从小看到大,就不觉得这个尺寸有多大了。”
w4.jpg

覃女士是湖北荆州人,在济南上的大学。虽然已经毕业五年了,也离开了山东去广东工作,但对于山东的超大号食物,她仍记忆犹新。
“最开始和家人去饭馆点菜,三个人点了四个菜,结果第一个菜上来就傻眼了,顶平时两份菜那么大,肚子吃到撑还没有吃完。”
覃女士称,后来她又被学校食堂的大号馒头和饺子惊到了,一个馒头比湖北三个馒头还大。
之后,覃女士又见识过章丘大葱、烟台苹果、大煎饼等,最后都见怪不怪了,“最爱吃秋月梨,一个可以切一整盘,鲜甜多汁,现在都很怀念。”
w5.jpg

比头还大的蜜薯(图源:视频截图)

不过,山东济宁的杜先生表示,虽然这些巨型食物的确存在,但日常食用的食物大多还是正常尺寸的食物,“只有葱是真的很高,日常菜市场的葱大多都有腰那么高。”杜先生从小在山东济宁长大,后来又前往南京、武汉等地学习工作。
杜先生也表示,山东饭店的饭菜的分量与南方城市相比的确多一些,“在山东买一个菜,打包的时候一般是拿锅或者拿盆去装,加上四个馒头,两人可以吃一天,第二天还能稍微热一下吃掉。但在南京就只够吃一顿的。”杜先生认为,山东食物分量大、个头大,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山东人比较随性,食量大,南方就相对精致,饭量比较小一些。”
一名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户表示,山东气候不南不北,非常适宜蔬菜的生长,而作物的个头大小主要取决于作物的种子,
“我们种植蔬菜主要还是根据市场上的需求,不会专门去种植巨型蔬菜。但有一些农户会专门去培育巨型蔬菜,主要是用于参展、评比。”
专家称大是山东特色,山东人能吃
除了食物个头大、分量比较多,覃女士还有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山东人的个头都普遍很高。
“我1.63米,之前在高中时个头还是中等偏上的,到了山东觉得自己很娇小。”覃女士说,她很多山东女同学都是1.7米以上,男同学也都在1.8米以上。
杜先生也表示,自己个子有1.78米,但这个身高在高中班上只是中等偏下,“班里男生大部分都在1.8米以上。”
“山东人个子高,体重大,力量强,相对而言就会食量大,吃得多,食品做得就大,菜的分量也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王赛时长期从事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大是山东的特色之一。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高莉敏表示,之所以山东出产的部分蔬果比较大,有品种、气候、栽种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以葱为例,山东包括一些北方地区种的大葱,南方种的葱一般都是小葱。”
“不过,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食用习惯,许多个头小的农作物栽种的人越来越多。”高莉敏称,
如以前蔬菜比较匮乏时期,为了适应越冬的需要,大白菜一个都得10斤左右。现在温室技术先进了,一个家庭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多了。
大白菜也就不那么大了,一个10斤的大白菜可能好几天吃不完。“现在许多农户也开始转型,开始种植小型白菜、小娃娃菜等,因为这些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一些。”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南蔡乡范庄村:田间课堂 让冬训更接“地气”
    “陈书记,你给俺们说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哪些惠农政策?”“陈书记,你看我家小麦今年长势如何?”……3月15日上午,范庄村种田大户田宝家麦地里格外热闹,田内绿油油的麦苗更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党员冬训开展以来,南蔡乡
  • 耿车镇电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月22日上午,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到宿城区耿车调研,对该镇电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给予高度赞扬。近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坚持“四化”同步,矢志“三争三创”,强力打造“产业强镇”,聚力建设“西部新城
  • 南蔡乡: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2月 2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
  • 朱海,有多“美”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丰”景,一路繁花一路景,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乡村振兴“新画卷”》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有多“美”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
  • 中扬镇:冬训网格“V”服务 用心耕耘“责任田”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中扬镇着力打造“冬训+网格”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VIP服务+网格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搭乘“数字政府”顺风车,实现“网格V服务,群众零跑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 “乱鱼塘”变“示范区”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
    从“乱鱼塘”到“示范区”,今天上午,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蝶变”,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灰腰带”到“金腰带”的喜人变化。春日里的朱海水库,风景宜人,河道蜿蜒曲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