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城事

朱明安:勤劳能致富 甩掉“贫困帽”

4740 0
2022-10-22 10:11:49 发表在 聚焦宿迁|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承包几十亩土地,还拥有自己的挖掘机,宿豫区仰化镇的朱明安凭借着勤劳肯干,不仅摘掉了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也正朝着更加幸福的生活不断奋斗着。

63fbd95c-ce2d-60c6-3027-62923d44d6f6.jpg

我叫朱明安,今年53岁,眼前这片20多亩的鱼塘和水稻都是我承包的,现在光靠承包这片土地一年就能赚好几万块钱,别看我现在生活地这么神气,在几十年前我还是每天都吃不上饱饭的穷小伙。

朱明安

一天不要说吃三顿饭了,吃两顿饭吧(就不错了),有饭吃就不错了,能喝稀饭喝饱就不错了,不要说吃饼了,吃肉了。

f7c688de-341a-5030-ad88-4aecfe90426b.jpg

我出生在宿豫区仰化镇的一个小村子,我们家兄弟3个,我排行老二。小时候家里的生活十分贫穷,仅靠着父母在家务农维持,一家人住在20平方米的草房子里,不仅每天吃不上饱饭,连学费都交不起。

朱明安

在家我学也没上,学费一块五毛钱都读不起,想都不敢想那个钱,一块五毛钱什么概念,抵现在150元都不止,那时候一块钱比登天还难。

9151de93-8297-0bfc-e4d2-24d60ae4682f.jpg

后来,在我12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难,平时不仅要帮母亲下田干活,我和我哥哥还在村里当瓦工找零活干,手磨破了不知道多少次,但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朱明安

我们去给人家搬个砖头、搬个瓦,15块钱一天,不去打工家里没有吃,没有喝。

ffa288d1-5b12-28ac-4556-f054294a9a1b.jpg

20岁那年,我们村里不少人都去上海闯荡“淘金”,我们兄弟三人也不例外,在上海我们送过货、修过车、开过饭店,只要是能赚钱的我都干。

朱明安

那时候在上海是350顶多400元一个月,后来再发展工资高了,后来我们自己学个手艺,自己修车,在上海混好了,手里有钱了。

7027e94d-1705-727c-aaa6-cffaf7805604.jpg

生活慢慢开始好起来,我在老家盖了新房,娶了媳妇,还有了可爱的孩子,原以为生活就此好起来了,没想到妻子突发疾病,让幸福的家庭再次陷入了困境。

朱明安

花了好几万,当时在外面打工的钱都花了。

f7c688de-341a-5030-ad88-4aecfe90426b.jpg

那时候我们家有四口人,但全家只有我一个劳动力,妻子患有疾病,没有劳动能力,每天的医药费还要五六十元,两个孩子还在读书。特殊的家庭情况让我只能靠七亩薄田为生,一年3000多元的收入让我家捉襟见肘,幸亏政府及时帮助了我。

宿豫区仰化镇永兴社区便民服务岗专干 刘国盛

因为朱明安四口人,只有他一个人养家糊口,按照相关程序,把他纳入到建档立卡户。

有了政府的帮助,我的妻子申请到了免费药物,解决了医药费问题。同时我的两个孩子也申请到了教育扶贫补助,解决了学费,我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2016年,恰逢镇里大力推广藕虾养殖,我也想试一试,可我没有资金,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政府的扶贫贷款政策再次给我带来了希望。

宿豫区仰化镇永兴社区便民服务岗专干 刘国盛

我们通过政策扶贫,给他做了小额贷款5万元,让他这个项目有启动资金,这5万块钱没有一点利息。

有了钱,我还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流转了20亩土地,我开垦土地、种植藕苗、投放虾苗、学习养殖技术……在藕塘里养起了小龙虾。我有空就骑车向龙虾养殖大户请教,还定期参加村里的技术培训,积累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我养的龙虾品质好,第一年就赚到了五万元,这一年我们家也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朱明安

我现在生活非常满意了,说实话,现在吃一顿饭,比得上以前过年的时候吃的。

5d3d04db-c33e-7fee-bc0c-c0437566cb91.jpg

现在,我在承包地里种植了10多亩水稻,还养了几亩鱼,边边角角的地方我也没浪费,种上了玉米、大豆、萝卜等蔬菜。2020年底,我用赚的钱全款买下了一台挖掘机,帮村子里其他农户整地、去工地上挖地,钱赚得更多了,这段时间也忙得很。

朱明安

农忙的时候活不要太多,做不过来。现在那个柴油涨价了130(一个小时)以前的120块钱一个小时,基本上一天要干八九个小时,干一天1000多块钱。

现在,我们一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妻子的病渐渐好转,大女儿现在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儿子在镇上的小学读六年级。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我会更加努力拼搏。

朱明安

我现在就是挣点钱,买套新房,以后一大家,都到新房里住,愿望就是这个愿望。

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朱明安家的变化离不开政府的好政策,更离不开他奋斗的决心和付出。祝愿有更多人都能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日子越过越红火。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支持 高兴 激激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南蔡乡: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2月 2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
  • 朱海,有多“美”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丰”景,一路繁花一路景,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乡村振兴“新画卷”》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有多“美”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
  • 中扬镇:冬训网格“V”服务 用心耕耘“责任田”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中扬镇着力打造“冬训+网格”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VIP服务+网格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搭乘“数字政府”顺风车,实现“网格V服务,群众零跑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 “乱鱼塘”变“示范区”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
    从“乱鱼塘”到“示范区”,今天上午,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蝶变”,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灰腰带”到“金腰带”的喜人变化。春日里的朱海水库,风景宜人,河道蜿蜒曲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 来生态农场 体验“一站式”采摘
    春暖花开时,是适合瓜果蔬菜栽种的季节,而在宿城区支口街道一家农场内,却迎来了喜人的丰收。嘎嘣脆的水果黄瓜和酸甜的小番茄挂满枝头。喜人!水果黄瓜小番茄挂满枝头上午,记者来到宿城区支口街道的这家农场,一个个碧翠欲滴的小黄瓜,
  • 千村“头雁”竞振兴 激发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去年以来,针对宿迁村级组织“造血”功能相对薄弱的问题,市委创新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发展新路子,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在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