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城事

仝德军“种田记”:从“交公粮”到“拿补贴” 从5亩责任田到500亩承包地

4914 0
2022-10-25 10:57:15 发表在 聚焦宿迁|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宿城区王官集镇有这样一位种粮大户,他种地经历了要纳税、交公粮到国家给补贴的巨大变革,自己的生活也从原先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衣食无忧,几十年间,他的家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d8fd8c7-bb40-f3c2-4acd-e4a2da8ea643.jpg

眼下正是秋收秋种的季节,在宿城区王官集镇,仝德军种植的四百多亩水稻正在收割归仓。仝德军出生于1967年,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在仝德军童年的记忆中,大人每天要到生产队挣工分,全年早出晚归种地,但是到年底还要向生产队借粮食吃,才能挨到明年。

仝德军

那个红薯叶子,像现在喂猪都不吃了,那时候吃那个。你要想吃大米,那是不可能的。

那个年月,耕田离不耕牛,收割离不开刀,插秧、除草、收麦等农事,都要靠人弓腰劳作。仝德军年幼时,总是蹲在田埂上,看着田里辛苦劳作的母亲和姐姐,很是心疼。

仝德军

原来一开始就是用铁锹挖的,地都是挖的,(稻子)都是用手工割的。特别那个时候冬天,干活衣服都脱掉,一天就吃两顿饭,哪像现在吃三顿饭。

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铺开,仝德军家也分到5亩田地。不过当时国家有规定,每亩田要交一定的粮食作为公粮,“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并且还要缴纳农业税。

da1139f2-ab8e-796c-d45d-b349da5f0a15.jpg
仝德军

交完公粮,剩下的寥寥无几,像我们家庭也就够吃的,你想再另外卖是不可能的。有的家庭还不够吃的,有的还得向别人借,借就得等到来年收了(粮食),再还给人家。

e10d1069-5a26-ff61-66bb-48a41ded65c5.jpg

交的公粮必须要晒干,要是不够干,粮站还会拒收,要求回家重新再晒过。由于交公粮担子压得重,那时的劳动量仍很大,尤其是在双抢时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那时,仝德军刚好读完初中,开始帮家里一起种地。当时,家里已经有了手扶拖拉机,不再使用铁锹或是牲畜耕地,可若想用上好一点的机器,那还得去租。

仝德军

村里面买的两台50的机子(拖拉机),那两台他给我们用,我们照给他钱,不是无偿的。大的机器肯定耕得更好更深,手扶机器只能说耕零星的地。

90年代后期,很多人认为种地没有“出路”,村里掀起了一股南下“打工潮”。随着男性村民外出打工赚钱,村里大多只剩下了一些妇女、老人和小孩,很多土地都荒废了,村里的两台大拖拉机也被卖了。仝德军当时在外地做了些生意,攒了些钱,就买了一台拖拉机,低价去给这些家庭干活,但在当时,农业机械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07b710cb-7161-ed03-61ab-c0e6afac096b.jpg
妻子 王英华

那时脱粒机还得人工往里面送粮食,一边出草一边出粮食。很脏的,特别呛,鼻孔里面到处都是灰尘。

2006年,是令仝德军难忘的一年。那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正式免除,农民种地,再也不用交公粮了。不仅如此,国家还给种地补贴。这个政策一出,仝德军动了承包土地的心思。

仝德军

国家对种粮食比较重视了,所以说我叫先种几十亩地看看效益,给他们(农户)一亩100块钱(租金),后来给到300块钱一亩,现在价格都包到900块钱一亩。

377f6ce1-7066-8810-4180-b13e1b6e6b58.jpg

仝德军从最开始承包的20亩地扩大到40亩地,又扩大到200亩地,再到如今的400多亩地。十多年来,在补贴政策的鼓励下,他种田的面积越来越大。

仝德军

另外还有农药、肥料,犁地,国家也给钱,还有打秸秆还田,国家也给钱,现在包400多亩地一年补助就得有4万来块钱。你像我这今年马上包到500多亩地。

8064bb50-6f0e-13d0-3359-24ad053e826d.jpg

好政策让仝德军尝足了“甜头”。2017年,他停掉了外面的生意,全职种地。还用赚到的钱购买了收割机、旋耕机等新设备,开展机械化作业,夫妻俩也不用像以往那样劳累了。

仝德军

你看我现在那个大的80机器是前年买的,20来万,国家政策给补助6万。大机器一天耕地就能150亩地,以前那手扶拖拉机一天最多10亩、8亩的。

妻子 王英华

打药是无人机,收割有收割机,挖地有挖地机,播种有播种机,比以前轻松多了。

ae23c70d-e51e-b810-b291-b4fbdf6270a8.jpg

仝德军说,现在土地包的越来越多,活却越来越少,压力也越来越小,夫妻俩早已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对于未来,两人都有各自的期望。

妻子 王英华

我女儿也到该出嫁的时候了,我就希望她早一点找到她自己的另一半,儿子也能早点有对象结婚,我就心满意足了。

efea946d-c7ec-6cc1-60d5-cf847a7844ad.jpg
仝德军

你看现在我这个水稻满地金黄,看到心里面都舒服,每天都想到地里面转一圈,心里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地种好,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种地告别“交公粮”,还能享受国家政策补贴,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惠农利农政策落实到位,实现了几千年来吃饱饭、吃好饭的梦想。随着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仝德军现在的梦也一定会实现。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支持 高兴 激激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