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柿子作为时令水果,因其香甜软糯,深受大家的喜爱。中医认为,柿子有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
不过柿子虽好,吃的时候也应适可而止。近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就连续收治了多例因吃柿子导致柿石症的患者。
75岁的周女士前段时间一次性吃了3个柿子,还喝了羊奶粉,一周后出现腹部不适,之后又出现疼痛加剧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门诊就诊后,周女士被诊断为柿石症形成的十二指肠梗阻。
医生介绍,柿石症是由于柿子中含有鞣质与果胶,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为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与胃内脱落的上皮、黏液及食物残渣特别是纤维素凝结,形成柿石。
“较大的胃柿石往往难以从胃的下口排出,造成堵塞,致使胃扩张、痉挛、疼痛、呕吐这些症状。比较小的胃柿石可以从胃排到肠道,但是因为我们的肠道比较狭窄,容易引起肠道的梗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主任中医师朱桂祥解释。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近期收治的8例柿石症患者中,结石体积最大的达到了14厘米*5厘米。这类结石质地坚硬,胃镜难以粉碎取出,最后不得不进行手术。
朱桂祥医生提醒,柿子虽美味,但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能空腹吃。胃酸浓度升高更易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 不要与含蛋白高的食物一起吃,如鱼、虾、螃蟹等。
- 柿子有搭配禁忌,最好不要与山楂、黑枣、甘薯、海带、酸菜同吃,吃的时候不要喝酒、喝牛奶、服用铁剂。
- 小儿与老人应少吃或尽量不吃。小儿肠管相对成人管腔细、肠壁薄,分泌及蠕动功能易发生紊乱;老年人胃肠蠕动慢、消化功能差。
- 吃柿子后多多漱口。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加上弱酸性的鞣酸,残留在口腔中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继而形成龋齿。
- 一次不可多吃,以免形成胃肠柿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