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救死扶伤是每位医护人员的职责,在关键时刻,他们更是坚守岗位,毫不退却,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今天,我们就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探班两位ICU的医护工作者,看一看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宿迁市中医院ICU执行主任 陆敬宪 我从事临床工作已经有20年了,从事ICU工作已经有17年左右时间。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陆敬宪是市中医院ICU的执行主任,在接受采访前,陆敬宪刚结束一次抢救工作,而像这样的突发抢救,是他和同事们每天都会都会经历的事。 宿迁市中医院ICU执行主任 陆敬宪 其实在ICU,整体的工作量都是偏于繁重的,我们的工作,每天都面临着病人的生死存亡。所有医生的精神都处于紧绷的状态,ICU的病人是瞬间变化的,很难完全按照你的步骤来,所以经常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或者是突发的情况。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陆敬宪介绍,自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ICU的病人数量比平时增多好几倍,科室内35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每位医护人员身上的责任,要比往日重了许多。 宿迁市中医院ICU执行主任 陆敬宪 我们这里面的病人非常多,而且病情都是危重的,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救助,病人就能生存下来,这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所以医护人员都是全心全意,把病人的生命得到更好的挽留。 在陆主任的办公室内,摆放了一张小小的折叠床,经过询问得知,为了挽救患者,许多医护人员最近都是带病上岗,每当身体坚持不住时,他们就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休息一小会,随后继续投入工作。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宿迁市中医院ICU执行主任 陆敬宪 很多护士,特别是女同志,身体机能本来就要差一点,经常会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甚至有晕厥的情况都有发生,都还依然坚持在岗位上。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在陆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ICU内,屋内监测设备的报警声不绝于耳,每隔一会儿,就会有新的病人转送来,大家一刻也不敢耽搁,快速为病人佩戴监测设备,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小跑着,穿梭于病床之间。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宿迁市中医院ICU护士长 王威 我们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要快,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护理,更好地治疗。像微信(步数)他们大多数基本上都在2万步以上(每天)。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由于长期佩戴口罩,医护人员的脸上都已经被勒出了印子,屋内咳嗽声此起彼伏,这些声音并不都是患者发出的,也有的来自医护人员。 宿迁市中医院ICU护士长 王威 我们科室绝大多数的护士还处于高热的状态。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位同事,高热38度9,脸都是很红很红,而且会有寒颤,让他休息他不休息,他说,我休息了,没人来顶,大家都很累,他还是坚持地把自己的班给上完,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很多这样的。
记者亲历ICU:每天2万步 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倒下一批就站起来一批,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甚至有人白班连着夜班在工作,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保证患者的安全。 宿迁市中医院ICU护士长 王威 作为护士长来说,更觉得是从个人心里说,很感恩,很感激他们,从工作的态度,他们就是100%的负责,把更多的责任落实到病人身上。 经过短暂的采访后,王威再次投身于抢救工作中,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记者心中感受颇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医护人员就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才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宿迁市中医院ICU护士长 王威 这一轮已经过了,是不是还有下一轮,我们要做好每一轮的应急工作,这是我们去考虑的,怎么样去更平稳地,更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保证患者的安全。 为这群白衣战士点赞,他们在这种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令人心生敬佩。也希望大家在与病毒作战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