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走看看陈林,听说他身上有三个肾呢。”春节期间,泗阳县卢集镇范家湖村的村民们听说陈林回来过节了,都聚集过来探望他。陈林身上长出三个肾,这是咋回事? 01
晴天霹雳
丈夫查出尿毒症
1979年出生的陈林,家住泗阳县卢集镇范家湖村二组。2020年前的十几年,一直在南京一家汽车装修公司打工,月薪四五千元,加上妻子臧巧霞每月务工收入,夫妻俩的薪水足够一家老小的日常支出。一双儿女也都乖巧懂事,小日子过得让人羡慕。
泗阳女子真了不起,竟帮丈夫长出“第三个肾”
有人说,甜蜜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会波澜不惊,这对陈林也不例外。就在他们孝敬父母、善待子女、夫唱妇随、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场灾难正在悄然降临。 2020年春节,心细的臧巧霞发现陈林的手面和脸上的皮肤发暗,便问道:“会不会有什么,去查一查吧。”陈林说:“我这好好的,啥感觉都没有,查什么呀?”听说没什么不适,臧巧霞认为皮肤是在外边风吹日晒发黑的,也就没当回事。可是过了一阵子,臧巧霞感觉不对劲,陈林的皮肤越来越黑。一种不祥的预感让她瞬间警觉起来。“明天就去县医院体检,查查到底有没有什么。”第二天,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夫妻俩来到泗阳医院体检。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责怪陈林:“你得的是尿毒症,并且很重,怎么这么不重视的呢?”“尿毒症,怎么可能?”夫妻俩怀疑医院的检查结果,连夜乘车前往上海复旦同济医院复查,最终同济医院复查的结果与泗阳医院一致。看到陈林患了尿毒症确诊报告后,坚强的臧巧霞不敢相信,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但她强撑着快要倒下的自己,安慰丈夫说:“没事的,一切都会好的。”这天是2021年2月3日。就这样,陈林一边在同济医院做腹透治疗,一边到上海中山医院申请肾源,因为同济医院做不了肾移植手术。陈林生病后,臧巧霞不得不辞去工作照料丈夫。为了省钱,他们在同济医院附近以每月千元租了一处十来平方米的房子。她每天坚持给丈夫做腹透,每4个小时一次给丈夫腹部灌水排毒,排出来再灌进去。 “腹透比血透省钱,所以我们选择做腹透,三个月要去一次医院腹透。”臧巧霞说,每天都在租住的地方,给陈林肚子里灌腹透水,每次要灌四五公斤,帮助排毒洗肾,每周还要复查一次。陈林腹透、复查、腹透水和吃药,每月开销超过10000元。腹透虽然省钱,但是并发症很多。陈林做腹透的时候,引发了三次腹膜炎。每次引发腹膜炎,人受罪不说,还增加开支。让本就少言寡语的陈林,变得焦躁不安。而中山医院遥遥无期的肾源,也困扰着臧巧霞。性格阳光、开朗、豁达的臧巧霞,一度变得情绪低落,几近崩溃。如何才能帮助丈夫摆脱病魔纠缠,臧巧霞辗转反侧。 02
为救亲人
婆媳俩争着捐肾
今生的姻缘,缘于五百年前的一次回眸。坚固的爱情,缘于一次不寻常的洗礼。臧巧霞嫁到陈家22年,孝老爱亲,礼貌待人,相夫教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 看到儿媳妇臧巧霞为救治陈林里外操劳奔波,陈林70岁的母亲薛金花也焦虑异常,毕竟陈林是她身上掉下的肉,疼爱孩子是天下母亲的天性。2022年3月,薛金花不忍儿子受罪,去上海仁济医院花了1.6万元做肾移植配型,结果虽然成功,但鉴于薛金花患有肺结节、子宫肌瘤等多种老年病,医生不建议移植。 母亲这边没希望了,中山医院的肾源也没有消息,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就是等到了,医生告诉她需要各种费用五六十万元。大女儿陈静在读大四,每年要学费三四万元;小儿子陈坤,在读高三每年学费万把元。臧巧霞不敢往下想。 如何才能让陈林过上正常人的生活?2022年3月,臧巧霞突发奇想,自己与陈林没有血缘关系,可不可以捐肾呢?臧巧霞决定碰碰运气。她瞒着丈夫跑到中山医院跟泌尿科的主任医师求救:“我是陈林的妻子,可不可以配型换肾?”主任医师听了惊讶道:“即使血型不一样,只要体检合格、配型成功就行。”听了医生的话,臧巧霞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花钱也等不到外源肾源,迫使臧巧霞迈出关键一步。5月份,臧巧霞咬咬牙,拿出一万元体检费,决定先去体检一下,看身体合不合格,配型能否成功。15天后,结果令她大喜过望:“配型成功!” 03
说服亲人真爱在手术室绽放
如果说他们俩的结合是天注定,那么他们的器官融合堪称人间奇缘。臧巧霞做的决定虽然已是深思熟虑,但是真正走上手术台,要把自己的肾取下来,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我要做陈林永远的小太阳,时刻照亮并温暖着他。”
泗阳女子真了不起,竟帮丈夫长出“第三个肾”
换肾给丈夫,让他换一种方式生活,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不用透析,并减轻痛苦。臧巧霞的想法很简单。她也知道,摘取一个肾对自己也是有风险的。她思考了一两个月,用自己的健康换丈夫的生命,是值得的,只要他活着,其他都无所谓。 臧巧霞把想法告诉娘家人,父亲和弟弟都很支持。母亲却很担心,害怕对女儿造成伤害,让女儿再等等肾源。可等了一年多,肾源一点消息都没有。期间,臧巧霞多次打电话跟母亲沟通,还让弟弟做母亲的工作,母亲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臧巧霞做这个决定,是瞒着丈夫悄悄进行的。“在死亡面前,谁都想活。”陈林知道后,也是极力反对,他担心妻子把身体弄坏了。陈林说:“这毕竟伤身体啊,不是一时两时的,是一辈子的事情啊。”但经不住臧巧霞反复劝说,陈林只得勉强默许。 思想做通了,可臧巧霞是A型血,陈林是B型血,又如一道难题拦在面前。中山医院泌尿科主任王继纳说,“跨血型移植技术很成熟。”让他们长舒一口气。跨血型的移植,需要血浆置换。好在陈林抗体不高。半个月后,医生告诉调水置换成功。手术头一天要做血浆置换,置换一次要万把元。听到这个消息,臧巧霞心里很激动。 配型成功,巨额的手术费用难倒了臧巧霞。这两年,为了丈夫治病,臧巧霞东挪西凑已经花了不少钱,哪里再去借这么多手术费呀?受到臧巧霞捐肾感染的娘家婆家两头兄弟姐妹们,再次“内部挖钱”,兄弟姐妹又支持帮衬20多万元。 10月10日10时30分和12时30分,臧巧霞和陈林先后被推进手术室。臧巧霞进病房的时候,是娘家弟弟推着进去的。最令人动容的是,别人做手术,都是丈夫为妻子签字,或者妻子为丈夫签字。但是他们俩都在为对方签字,夫妻对签的瞬间,签下了生死相依的约定。现场医生说,这样的场景,还是第一次见到。
泗阳女子真了不起,竟帮丈夫长出“第三个肾”
血型不一样,跨血型捐肾,难度可想而知,风险也不容小觑。10时30分,臧巧霞进手术室的时候,陈林的眼泪都掉下来了。3个小时后,臧巧霞和陈林相隔30分钟先后做完手术,出来的时候,陈林体内有三个肾,妻子体内只有一个肾。两人被安排在重症监护室监护。夫妻二人隔着玻璃望着对方,用眼神鼓励对方加油。 中山医院的麻醉师说“我干了这么多年,母亲父亲为孩子捐肾的,你是第一个妻子为丈夫捐肾的。”转而对陈林说:“你要好好待她,国内跨血型配对移植成功的不多见,捐肾救夫的妻子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手术医生也评说他们是“有特殊血缘关系的夫妻”。 20天内,臧巧霞、陈林先后出院。经过3个月的调养,陈林气色和精神状态明显不一样了。根据医院要求,陈林在手术后前三个月,每周复查一次;三个月后,半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一个月复查一次。1月中旬,夫妻俩决定回家过年,也让在家的母亲放心。正月初九再去中山医院复查。 采访中,臧巧霞边给陈林整理褥被,边说,我的微信名字叫“一生依靠”,就是一家人彼此依靠。查出尿毒症后,我多次鼓励他,不要绝望,一切都会好的。陈林说,我们两个人的缘分,不是一般人的缘分。自己被查出病的时候,心情很低落,没想到自己能得这种病,幸亏遇到了一个好夫人。 04
爱的举动赢得众多村民点赞
臧巧霞的举动,赢得了众人的喝彩和称誉。知情的人都说,臧巧霞的举动与她受到的教育以及她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 臧巧霞说:“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的爷爷奶奶也是很孝顺的,但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婚后,也要孝顺婆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然后对邻居我们也都以诚心相处。”
泗阳女子真了不起,竟帮丈夫长出“第三个肾”
婆婆患有肺结节,臧巧霞根据忌辛辣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和腌制食品的医嘱,每天在饮食上对婆婆关爱有加,让婆婆倍加温暖。薛金花逢人家便夸:“我只有三个儿子,没有闺女。巧霞比我闺女还亲,她就是我亲生的小棉袄啊。” 媳妇孝敬婆婆,婆婆也关心小辈的成长。臧巧霞在外打工的日子,两个孩子都是婆婆照顾,变换着花样给孙子孙女做好吃的。每天放学回家,嘴里叫着“奶奶”,两脚直奔厨房。奶奶把爱融入热乎乎的饭菜,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臧巧霞对身边的人真诚相待,换来了大家的真情。 陈林生病后,村里主动办理慢性病报销手续;陈国生,陈国锦,陈国银等堂兄弟也都解囊相助。陈林说,查出病,夫妻俩失去了经济来源,难以承受的压力,多亏兄弟姊妹的帮助支持。对于陈林看病欠下的三十几万元债,豁达的臧巧霞并不在意,她早已看淡了一切。她说,慢慢还,只要人在,其他的都是小事。这也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夫妻俩才会有的体会。村民李杰说,“巧霞这孩子挺不错的,为人处事,性格直爽,家旁邻居关系都很好,既贤惠又懂事。老奶奶没有闺女,就把巧霞当亲闺女。伟大不是一天就能伟大的。” 范家湖村党支部书记邢宗胜评说,臧巧霞的举动在当地影响很大,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们家庭和睦,兄弟妯娌之间都处得很好,臧巧霞是实实在在的好媳妇,我们将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培养淳朴村风民风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