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随着“公考热”持续升温,不少培训机构推出了“协议班”:学员和机构签订协议,如果没有通过考试,那么机构会按照约定退还学费,这里面有的机构会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而有的机构则会打出“全额退款”的噱头,以此来吸引学员报名参加培训。最近,中公教育退费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我们宿迁,同样有很多市民反映了这一问题。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去年6月,陈先生通过微信客服在中公教育培训机构,报名了一个价值41800元的“协议班”。按照合同约定,如果陈先生没有通过国考面试,中公教育会在30到45个工作日内,全额退还学费。可实际情况却是对方一拖再拖,直到12月,他才等来中公教育给出的分期付款的解决方案。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学员 陈先生 6月28号,我把各种材料发给退费老师,一直在审核嘛,期间我一直在问。分期我肯定不同意,他分十期,我的诉求就是尽快拿到全款。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市民张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按照协议,没有通过事业单位笔试的她,可以全额拿到25800元的学费,但自从去年8月完成退费审核后,原本承诺的退费迟迟没有返还。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学员 张女士 我肯定也急需这笔钱,然后我来要过几次了,中公总是这样的推。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有关中公教育退费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在12345热线平台上,关于宿迁中公教育机构的退费投诉多达上百起,能够退费成功的很少。直通12345记者跟随部分学员,来到位于苏宁广场的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人员 (你好我们是市电视台直通12345的,这是我们的记者证,有咱们这边关于退费问题的一些投诉,我们想来了解一下情况的,你看这是哪位负责的)能换个时间吗,因为负责人下午请假回家了(你们平时没有人专门负责这一块工作吗)退费这一块由总部那边直接处理的。 学员表示,他们多次到机构申请退费,对方给出的态度和说辞,和记者采访时得到的回复差不多。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学员 张女士 拖延,而且拖延也不告诉你讲,这次发不了,除非你自己一直在催促。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在现场记者看到,尽管退费投诉较多,但是该机构仍然在宣传招生,而且仍有学员在正常上课。退费问题究竟该如何处理?新招生是否还会存在退费不及时的问题?面对记者提问,该机构工作人员稍显激动。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迁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人员 她能代表公司吗,她也代表不了公司(能听我把话说完吗,我们来)能不能不要再拍了,你有什么权力拍我。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为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记者把情况反馈给了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该机构进行再次约谈。据了解,受资金短缺影响,目前,中公教育在江苏省内涉及退费问题的学员有上万人,其中宿迁共有1062人,截止目前,没有退费到位的930人,其中859人已经接受分期付款。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城区市监局一级主办 许祥进 因为涉及到人员多,资金量大,我们也督促中公教育尽快的、尽可能的把事情处置好,所以我们也给他一个处置的过程。目前,退款分时期按照10%来退款,已经退到第三期了,现在还有71个学员,没有接受他的退款方案。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针对不接受分期付款的71名学员,许祥进表示,他们前期多次进行调解,但是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宿城区市监局成立专班,邀请了公益律师,并向法院申请绿色通道,免费帮助学员进行法律诉讼。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宿城区市监局一级主办 许祥进 开通绿色通道,尽快的进入公益诉讼的程序,来维护我们70多位学员的权益。考虑到当前这个企业的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和经营情况,这块我们本着对双方负责的态度,现在这个工作的进展,目前我们看到是有希望的,尽快解决。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截止发稿前,记者接到中公教育培训机构的反馈,目前已经对招生方式进行了整改,以边上学边缴费或通过考试再缴费的方式为主,退费问题也正在和市监部门沟通,会尽快拿出处理方案。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中公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人员 我们是比较愧疚和抱歉的,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处理,再跟学员做一个沟通,会积极配合市场监管这边的一个安排,及时的把学员问题处理好。
“不过包退”的宿迁中公教育陷入“退费难”!
小编有话说 对于这个“协议班”,一方面,学员不要被培训机构的“名气”所迷惑,盲目相信所谓的“不过包退”,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履行职责,创新监管模式。当然,公考培训行业自身也需要深刻汲取教训,摆脱急功近利心态,别总是通过“不走寻常路”,实现短时间抢占市场、扩大规模、融资上市,规范有序经营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