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测评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1174 0
2023-2-22 11:08:51 发表在 吃喝玩购|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按照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一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雨水会逐渐增多。这一天我们宿迁本地都有什么传统习俗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漾”。打“粮囤”是二月二的习俗之一,今天上午,家住宿豫区来龙镇的高胜信,一大早就去灶头下,挖一大桶的草灰出来。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从中心画起,一个套着一个,由小至大,然后在圈中心抓放一把五谷杂粮,这就叫“二月二,打粮囤”。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居民 高胜信

到二月二了,门口全部都给打上,打这种粮仓就是老百姓期盼来年的大丰收,收更多的粮食。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在传统文化中,二月二是个重要的节日,在不同地域有龙头节、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叫法。相传二月二,是神龙飞天的日子,其实是地下的蛇、蚯蚓等动物从冬眠中醒来,这些长条形的动物是龙的原型,所以“虫抬头”就变成了“龙抬头”。人们把这一天寓意为辞旧迎新、转运的开始。龙抬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金豆开花,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居民 高良升

炒米花,啪啪炸,代表发财那种意思,炒得噼里啪啦炸,就能把邪气给去除掉。老百姓都说叫炸龙眼,炸花子。

居民 高胜信

这到二月二晚上,我们此地有小孩子扎刷把子,用草扎成火把,去湖里扔火把,扔火把也是一种期盼,火是代表旺盛的意思。

此外,我们本地还流传着“正月不剃头”,等到二月二这一天理发的习俗,可以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每逢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民俗专家 王冬

以前不是这样说嘛,正月里是不能剃头的,过了一个正月都没剃头,然后刚进入二月排个队去剃头,讨个吉利。

二月二这天,吃的东西也有讲究,作为一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扶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则是吃龙眼。这一切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盼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居民 高胜信

二月二,各家都买点豆芽吃吃,这吃豆芽叫吃蝎钩子,这也是一种风俗。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打粮囤吃“蝎钩” 这些老习俗不能丢
民俗专家 王冬

这一天吃的面叫龙须面,我们传统上是这么说的,这一天吃的面,就碰到一个龙字,讨个头彩。

回复 转播 分享 关闭延时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猜你喜欢
  • 南蔡乡范庄村:田间课堂 让冬训更接“地气”
    “陈书记,你给俺们说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哪些惠农政策?”“陈书记,你看我家小麦今年长势如何?”……3月15日上午,范庄村种田大户田宝家麦地里格外热闹,田内绿油油的麦苗更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党员冬训开展以来,南蔡乡
  • 耿车镇电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月22日上午,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到宿城区耿车调研,对该镇电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给予高度赞扬。近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坚持“四化”同步,矢志“三争三创”,强力打造“产业强镇”,聚力建设“西部新城
  • 南蔡乡: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
    立功喜报送家乡 军人军属享荣光为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2月 24日上午,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宿迁经开区南蔡乡党委书记何新刚、人武部长李锋一行走访慰问南蔡居荣立三等功的军人孙涛家属,并为他们送去了立功喜报。
  • 朱海,有多“美”
    盛夏宿城万物竞秀沃野田畴绘丰景乡村振兴添动能乡村振兴好“丰”景,一路繁花一路景,乡村振兴踏歌行今天宿城区委改革办、宿城区融媒体中心继续推出《乡村振兴“新画卷”》系列主题报道第四篇朱海,有多“美”朱海是黄河廊道的源头毗邻皂
  • 中扬镇:冬训网格“V”服务 用心耕耘“责任田”
    为确保党员冬训训出特色,中扬镇着力打造“冬训+网格”新模式,依托基层网格员队伍,开展“VIP服务+网格化”创新改革,充分利用网格资源优势,搭乘“数字政府”顺风车,实现“网格V服务,群众零跑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 “乱鱼塘”变“示范区” 生态富民廊道添新景
    从“乱鱼塘”到“示范区”,今天上午,2023年市领导及市直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地—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水库的华丽“蝶变”,见证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由“灰腰带”到“金腰带”的喜人变化。春日里的朱海水库,风景宜人,河道蜿蜒曲
  • 夯实“耕”基 科技助力 全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节,在全市广大乡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网配套、路网纵横,现代化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喷药施肥……一幅忙而有序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 上午,在泗阳县新袁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多台机械正在紧张作业
热帖推荐换一批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