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教培机构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消费者与培训机构的纠纷也日益增多,2022年教育培训行业退费问题投诉就十分突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今天咱们一起来关注,遇到培训机构退费难,到底该怎么办?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市民 唐女士 我们股东都觉得你的要求不合理,我们只能答应退你7000多块钱,他是这么说的,我就不接受这个说法。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去年7月份,市民唐女士在社交平台无意间刷到城区一家滑步车培训机构发的短视频,看着视频里小朋友们骑车时的飒爽英姿,唐女士心动了,想让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去学习锻炼身体。体验之后,孩子们很喜欢,便报了名。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市民 唐女士 当时她给我发了俱乐部的价格表,上面有十节课,是2298元,还有30节课、90节课和200节课。我说,我希望他(孩子)酷一点,运动,每天消耗的多一点,吃饭也能多一点,他说你如果考虑这方面,你可以多报一点,我就直接报了200课时19998元。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报名之后,培训机构很快就给唐女士排好了课表,一个星期3节课,两个孩子一个星期6节课。可上了不到3个月,小儿子突发重病前往南京就医,住院一个多月进行手术治疗。 市民 唐女士 后来俱乐部问我说,你孩子什么时候上课,我把情况都跟他讲了,我说课估计上不了了,因为医生也建议不能剧烈运动。我说,你帮我们联系一下退费,他就说等你回来再说。 从南京就医回来后,唐女士便与培训机构联系商量退费的事,机构表示可以延长教学时长,但不能退费。经过多次协商,培训机构最终同意退费,但退费的金额却出乎唐女士的意料。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市民 唐女士 他说你上了51节课,最少的课时是,十节课2298元,算下来等于,直接220多块钱一节课,他给我算了,再刨去当时的赠品,算下来是(退)7000多块钱。 唐女士说,自己报的是200课时19998元,平均算下来一课时约有100元;但机构在退费时,却按照10节课2298元的标准来计算,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因此他不能接受。 市民 唐女士 我报的是200节课的,算下来平均99多块钱一节课,没到100块钱。我说我上了51节课,还有149节课没上,怎么着算下来,至少有14500多元。 那么,退费时到底应该按照机构所谓的“原价”计算,还是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格计算呢?律师介绍,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未消费的,应当全额退款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已经消费的,应当按照原约定的优惠方案扣除已经消费的金额,予以退款并承担退款部分的利息。”也就是说,唐女士要求按照付款时的99元一节课的单价来退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法律志愿服务团法律顾问 张正亮 培训机构主张7500元与这位女士主张退14000多元,实际上是双方未经过法律途径私下给予对方的心理价位。聚集到本案当中,首先这位女士虽然已经交纳过相应的费用,但实际上并没有履行完成。培训机构可以收取已提供服务对应的费用,未提供服务的应当退回。因此,对于是主张退14000多元的费用,我们认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 最终,唐女士在相关行政部门的调解下,培训机构答应向唐女士退回14000多元的预付款。 唐女士丈夫 朱先生 协商退14300元,按照我们的算法在14500元左右,在这上面少要200块钱,说是15天左右付给我。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记者了解到,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等风险,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为此,2022年12月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家长要理性支付培训费用,另外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与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 谷阳 不管是学科类的还是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如果在收费的过程中发现他没有严格按照公示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都可以向我们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是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交费退费“双标准” 培训机构退费为啥这么难?
个人权益保护还需要大家多多“擦亮眼睛”,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对违规培训进行监督举报,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如果与培训机构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也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或者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