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春“湖”水暖,正是“水上春耕”最忙碌的时候,在骆马湖生态网围区,养殖户们正抢抓有利时机帮鱼儿“搬家”,为好效益打下好基础。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在骆马湖张宅水域,东西成行、南北成列,一排排整齐划一、安放有序的漂浮式“净水”网箱,静静地随风荡漾,宛如一颗颗白色珍珠,不时地泛起粼粼波光。皂河镇养殖户张公营驾驶着渔船来到自家的网箱旁,妻子李淑香撑起网箱一边的网口,张公营则用网兜从船舱捞起一条条鱼陆续倒入网箱内,伴随着一阵阵“哗啦啦”的水声,鱼儿欢快地游进水中。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皂河镇养殖户 张公营 一个箱子大概放300尾,我们这个几年养殖下来有一点小经验。密度不要放得太大,如果密度放得大的话,营养跟不上,也不怎么肯长。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张公营家共有20个网箱,这些鱼都是从幼苗时被投放在网箱养殖的,每到一个成长阶段便要换一次网箱,用更小的密度来养殖。春暖花开,水温适宜,张公营也赶紧为3年龄的花鲢,搬最后一次“家”。 皂河镇养殖户 张公营 全部放这种净水花鲢,它一个不容易生病,二个成长速度也比较快,效益也比较好。像这个3年龄的鱼下去,放个几百斤,再长个几百斤,能长接近一倍。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骆马湖网箱养殖是指通过在浮式网箱中放养鲢鱼、鳙鱼,利用它们滤食水体浮游生物且无需投饵的生物特性,不断改善水体环境,变“以水养鱼”为“以鱼养水”。虽然不比喂饵料、饲料的鱼长得快,但这些从小生长于骆马湖,没有人工干预的鱼,却是难得的美味。 皂河镇养殖户 张公营 比市场上的鱼有天壤之别,肉结实、滑嫩。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张公营从小在骆马湖畔长大,祖辈父辈都是渔民,都以打鱼为生,到他这一代,开始转由网箱养殖。 皂河镇养殖户 张公营 我们当时还是在捕捞,后来我顺带点鱼苗放在箱子里面,发现还不错还有收成,然后逐渐发展成养殖了。 为了能养出好鱼,夫妻俩年初时补网、春天时放苗、秋天时起网……一年四季都得忙个不停。骆马湖的水与风,吹黑了他们的脸庞,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最踏实的收获。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妻子 李淑香 从早上到中午,然后上船弄点饭吃,吃个饭然后再出来放鱼。能挣到钱就开心。 皂河镇养殖户 张公营 希望骆马湖这个花鲢能打出来品牌,这个鱼的话就更值钱了。
好水养好鱼 骆马湖已有“三零”生态网围1.38万亩
近年来,骆马湖渔业管理部门不断探索净水渔业新模式,从传统粗放式养殖,逐渐发展成为有规划、有标准、有品牌的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区。目前,湖区现有生态网围1.38万亩,净水网箱56.75万平方米,每年可产出优质鲢、鳙鱼8000吨,成为沿湖群众手中的“金饭碗”。 省骆马湖渔政监督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 顾加文 一般投放时间都是在三月下旬、四月初为主,他们投放的时候会和我们进行申请,申请后我们及时跟踪,也要到现场查看投放的鱼种类、数量,我们也做好一个原始的记录。然后他放苗的时候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也及时跟进,鱼苗的采购,什么样的规格和种类,及时给他们配比。 今年以来,省骆马湖渔管办围绕打造高标准生态养殖示范区目标,全面启动生态网围提档升级。同时,开展骆马湖标准化生态网围“三个零”检查,即“零投饵、零用药、零排放”,切实守护好骆马湖一池碧波。 |